
出版社: 西泠印社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风雅余杭
ISBN: 9787550837775
秦王赢政二十五年, 即公元前222年,设余杭 、钱唐两县。“余杭”两字 当为古越音,其义不可考 。明清时的志书解释大多 与传说中的大禹有关,“ 禹杭者,夏禹东去,舍舟 航登陆一,因以为名”( 清嘉庆《余杭县志》卷二 《建置》)。余杭的历史 可上溯至远古马家浜文化 时期,那时境内就有人类 活动。而稍后的良渚文化 时期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 期国家阶段,成为实证中 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 余杭襟带山川,地势 平彻,当苕水之冲横,则 野不可耕,邑不可居,横 流大肆,为旁郡害,所以 余杭历来以治水为重。东 汉熹平年间(172—178 年),余杭县令陈浑于东 苕溪南岸筑塘,设陡门、 塘堤、堰坝数十处,并于 溪南浚南上、下湖,筑高 塘汇水。唐宝历中(825 —827年),县令归珧在 旧址重浚。吴越时,钱锣 复置乌龙笕,承金秋堰之 水南灌安乐,直至钱塘。 宋淳熙六年(1179年) ,钱塘县分段筑塘,间以 陡门,名为“十塘五闸”。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 ),余杭尹常野先增筑南 湖塘,又筑县西官塘十八 里。明永乐二年(1404 年),户部尚书夏元吉、 大理少卿袁复增筑南湖塘 ,使之阔厚,并创筑庙湾 、瓦窑塘。正德十三年( 1518年)十二月,提督 苏杭水利河道工部郎中朱 衮修筑南湖。嘉靖十八年 (1539年),钱塘知县 陈惟又砌石筑滚坝,让洪 水先经滚坝,缓和水势, 以免洪水冲决五亩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