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174.00
折扣价: 102.70
折扣购买: 美国家庭教育三部曲
ISBN: 9787572274343
\"鲁道夫·德雷克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曾与阿德勒合作,深入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影响了正面管教、父母效能训练(P.E.T.)等方法的提出,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代表作《孩子:挑战》《父母:挑战》《婚姻:挑战》。\"
\"还有一个因素让我们觉得自己必须优于孩子,那就是,我 们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怀疑自己无法实现自己 的理想。于是,我们就拿一个弱小的孩子来做比较。比较的结 果往往是令人愉快的,使我们顿时感到自己无比高大。然而, 这是一种错觉。事实上,孩子往往比我们更有能力,在很多情 况下,比我们更加聪明。这种平等的概念已经在我们的文化中 悄悄滋长,尽管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也没准备好去理解它。 儿童对社会的变化趋势特别敏感。他们很快意识到,自 己享有与所有人平等的权利。他们感到自己与成年人是平等 的,不再容忍家长制的作风,拒绝成年人对自己的支配。与此 同时,父母也隐约地意识到,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从而减少 了“按我说的来做”这种传统育儿方式所带来的压力。此外, 他们也缺乏基于民主原则的新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过上民主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面临着目前的两难境地。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我们的社会已经从专制 的上下级关系、支配与服从关系转变为平等的民主关系。他 们由衷地希望社会变得更加民主,然而,如何将民主原则运 用到生活当中则成了普遍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结果,我们 常常把放纵当成了自由,把混乱当成了民主。对许多人来说, 民主意味着为所欲为。这是放纵,不是自由。如果每个家庭 成员都为所欲为,那么,每个人都会变成一个“暴君”,导 致家庭生活混乱不堪。如果每个人都为所欲为,结果便会出现不断的摩擦。摩擦扰乱了人际关系,而混乱的人际关系反 过来又加剧了冲突。在这种不断冲突的氛围中,压力会导致 紧张、愤怒、焦虑和易怒的情绪,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消极因 素都将一齐爆发。自由是民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少有 人意识到,只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我们才能拥有自由。同样, 没有人能享受自由,除非他的邻居也拥有自由。要想人人享 有自由,就必须要有秩序,而秩序本身带有一定的限制和 义务。 自由中也包含着责任。比如,你享有开车的自由。但 是,如果你觉得可以在南行线上向北行驶,那么,你的这个 自由很快就会到头。开车的自由意味着你接受某些限制,从 而确保他人的生命安全。只有在遵守秩序的情况下,我们才 能获得自由。这种秩序不是由专制当局为了自身利益而强加 给我们的,而是每个人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自愿维持的。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家长给予孩子无限的 自由,结果孩子人人成了“霸王”,父母个个成了“仆人”。 换言之,孩子享受充分自由,而父母则要承担全部责任。这 根本不是民主。孩子自由过度了,父母不得不承担恶果。他 们要替孩子掩饰,替孩子接受惩罚,承受孩子的侮辱,忍受 孩子的苛求,从而丧失了家长对子女应有的影响力。对孩子 来说,尽管不知道原因何在,却能感觉到生活中没有了秩序, 没有了限制,没有了方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意愿,而不 去学习群体生活所需的原则和限制。结果,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能力迟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这又导致了其思维的 混乱,增加了其对社会的不适。清晰的界限能给人带来极大 的安全感,使之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孩 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其为了“寻找自我”而不断做出的努 力则会对其生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而这一点在许多郁闷、 反叛的孩子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由意味着秩序,没有 秩序,便没有自由。 因此,为了拯救孩子,我们必须抛弃早已过时的强调顺 从的专制方法,建立一种基于自由和责任的新的秩序。我们 不能再强迫孩子绝对服从,而应激发他们,鼓励他们,自愿 去承担维护秩序的重大责任。我们需要用新的育儿原则来取 代过时的传统做法。\" \"★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家庭教育经典三部曲 ★畅销全球60年,让600万家庭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 ★教你如何经营幸福的婚姻关系,开启觉醒的父母之路,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朱永新、郝景芳、脱不花推荐 ★随书附赠Q版模切贴纸一套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