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20
折扣购买: 人生的滋味
ISBN: 9787509323861
梅桑榆,原名梅晓东,安徽凤阳人,中国作协会员,自由作家。已出版杂文随笔集《我得官心我怕谁》、《雅人的俗劲》、《生命的账单》以及历史专著《解剖帝王》、《中国历史的隐秘法则》、《皇冠下的罪孽》等十余部,并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文章。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许多报刊、网站选载、连载或被作为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并被选人《中华杂文百年精华》、《名家散文精粹》、《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杂文卷》等百余种选本。现居北京。
人生的阶梯 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一篇散文中对人生做了这样的比喻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一百级。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 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哪一级;他所确实 知道的是,阶梯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这篇散文的题目就叫《人生》。 把人生比作攀登一座高塔,是很具象的。但是,人的生命进程,并非 年年向上,人一过了四十岁,衰老的进程便开始加快,从生理的角度而言 ,各个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头上白发开始出现,脸上皱纹逐渐增多,体力 和精力渐不如前,记忆力也明显衰退……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进程更像登 山,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登上峰顶,在那里做短暂的流连之后,便开始 以缓慢的步伐下山,而后速度逐渐加快,当他到达山谷之底时,他的步伐 便戛然而止,并就此永远安息在那里了。 我想,如果把人一生成长、奋斗的进程比作攀登一座高塔,要更贴切 一些,而通往这座塔顶的一级级台阶,可谓人生的阶梯。 一个人自从母体诞生之日起,便开始逐级攀登这座高塔的阶 梯:从吸吮到咀嚼,从爬行到站立,从哇哇啼哭到牙牙学语,是 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识字读书、学习某种技能、从事某种职 业、在某一领域寻求发展,也是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在攀登 头几级阶梯时,他多半借助于本能,不需要多少智慧,并且有父 母的扶助,因此他攀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 以后的攀登,就要靠智能、体力与意志了,并且越往上,攀登的 难度越大。当他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失去父母的扶助,甚至 失去一切扶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而每攀登一级阶梯,都是对 他的体力、智能、意志的考验。不过,每登上一级阶梯时,攀登 者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每达到一个高度后,攀 登者的眼界都会较前广阔,目之所及,不乏新的风景。 然而,世人在攀登人生的阶梯时,步调和速度并不一致,达 到的高度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在登上最初的几级阶梯之后,便变得步履维艰。他们 或是受贫穷所迫,或是被厄运所困,或是由于智慧与体力的局限, 或是由于因意志的衰退,不得不在到达某一级阶梯之后停止攀登。 尽管他们知道,哪怕再登上一级阶梯,眼前的风景便会有所改变, 但那一级阶梯对他们来说,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在以后的 生命进程中,他们不得不长久地停留在已经达到的那个位置上, 为生存而付出绝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只能勉强应付世事,维持生存。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 平平淡淡中度过的,但他们大多乐天知命,在他们到达的位置上, 认认真真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的人既不受贫穷所迫,也不为厄运所困,但是,当他们到 达某一级阶梯之后,尽管仍有余力继续攀登,却过早地止步不前。 这些人一部分由于胸无大志,安于现状,眼前的风景使他们迷醉, 已经拥有的一切使他们满足,于是他们便不愿再冒摔跤的风险或 吃攀登之苦;一部分人则由于因缘时会或阴差阳错,在社会的阶 梯上步步登高或青云直上,他们志得意满地陶醉在虚幻的景象之 中,从此不愿再为攀登人生的阶梯付出艰辛。这些在社会的阶梯 上占据了较高位置的人,大多自以为风光无限,其实他们在人生 的阶梯上所达到的高度,仍是二十或三十级,以后的数十年,便 一直停留在那里,直到脚下那虚幻的社会阶梯忽然消失之后,才 发现自己在人生的阶梯上所达到的高度,竟是那样可怜,而周围 许多曾经被自己所俯视过的人,所达到的高度均远远超过自己。 与那些过早地止步不前的人相比,有些人则是生命不息,攀 登不止,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战胜贫困与厄运,以过 人的智慧与精力排除每一个前进中的障碍。任何艰难与困苦都动 摇不了他们向上的信念,任何挫折与失败都阻挡不了他们攀登的 脚步。他们的生命之火并不因生理上的衰老而减弱,至死都在熊 熊燃烧,在一往无前的攀登过程中,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有的人终于登上塔的最高层,有的人即使未能登上塔顶,也如萨 特所言,达到了“自身的最高存在境界”。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