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

疗愈之路
作者: (美)阿迪亚香提|译者:雅桐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疗愈之路
ISBN: 9787515345307

作者简介

雅桐,上海海事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大学英语教师,从事法规英汉互译,后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获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现居臭克兰从事教育工作,业余翻译心灵成长类英语著作。 阿迪亚香提(Adyashanti),现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1996年,经历了一系列灵性觉醒的蜕变,在跟随禅修老师学习了14年之久后,阿迪亚香提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常常被人们拿来与中国早期的禅宗大师以及教授不二论的印度禅宗大师阿德韦德吠陀相提并论。

内容简介

这五项基本准则是整个教导的基础。绝不能忽视 这五项准则,或只是将它们粗略地看过,掉以轻心。 我要非常认真地指出,这五项准则是整个教导的绝对 基本要素,不仅适用于觉醒之前,在觉醒之后也同样 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不要因为这五项准则看似是从 人性及相对角度出发的对实相的方便说法,就认为它 们太粗浅,没什么意义。这五项准则是在日常生活中 活出且呈现实相终极本质的方法。我们在最深刻的启 示中领悟到的东西,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来,呈 现出来,那我们终究仍是过着一种分裂的人生。 另外,这五项准则为教导的展开提供了场域。离 开这一场域,你将无法对自我保持警惕,教导也就不 可避免地会遭到自我中心化的解读。自我会对灵性教 导进行误读,这永远是个重大危险,自我的本性就是 要将任何它执着并投入的观点进行合理化。 这一危险的程度可能还会加剧。任何一种灵性教 导,只要它根植于实相的绝对本质,就必然是指向真 理,而非相对世界中的伦理道德。这并不意味着这些 教导是不道德的,而是说它们超越道德,也就是说, 它们根植于实相,而实相超越了二元角度的相对的伦 理道德标准。 可是通常人们都会误解,认为从绝对角度而言, 一切道德都应该弃如敝屣。实际上,超越道德是指道 德不再根植于文化及宗教的价值观,而所有这些价值 观都旨在驾驭及控制自我的冲动。因此非但不是不道 德,恰恰相反,实相的合一观会自发呈现,无私的爱 和慈悲自然而然地流动。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与你分 离的,外在于你的,你的行为自然会体现出这种合一 。 比较复杂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你有可能会有一 些对实相终极本质的体验,同时却并没有从自我的虚 妄中完全解脱出来。这样实相和虚妄可能同时并存, 你会在两者中反反复复,并以种种无意识的扭曲的形 式表现出来。尽管这些形式有不少都是我们精神成熟 的过程中必经的,但必须牢记,其中最危险、最扭曲 的,莫过于一个以为自己就是神的自我。 这么多年来,我与数干人共事过,我明白如果忽 视了灵性生活中的这五项准则,那么你的灵性展开必 然在一定程度上遭受重创。若不好好研习这五项准则 中的任何一项,不将其彻底吃透,或者不贯彻执行, 都会使你在某个阶段遭遇到内在或外在的冲突和分裂 。 这五项准则,会让你从身体、心智、精神三方面 集中所有的力量,将它们统合起来专注于你的最高追 求。明晰且统合的关注焦点、真挚的心以及毫不动摇 的渴望,绝不会有意识地自欺欺人,所有这一切的重 要性,我认为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明确你的追求· 明确你的追求,是指不要将你的灵性追求当成— 个未来的目标,而是每时每刻都确确实实地知道你当 下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生命中最有 价值的是什么,不要根据道德标准,而是根据你自己 认为最为重要的东西来确定。请对此问题深入沉思, 别自以为你知道你的最高追求,你甚至都不一定清楚 自己觉得什么最重要。深入地挖掘、沉思、冥想,你 的灵性诉求到底是什么,别让其他任何人来定义你的 追求。向内看,直到你完全明确地知道,你到底要什 么。 P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