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面的人:面试官十年见闻

坐在对面的人:面试官十年见闻
作者: 苏见祈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0.70
折扣购买: 坐在对面的人:面试官十年见闻
ISBN: 9787559467294

作者简介

苏见祈,又名写不出稿苏见祈——因为写稿太慢;又名讲不出话苏见祈——因为表达太难。作家,资深HR,唠嗑博主。热爱炽烈或温润的感情和努力生活的人们,所以乐于倾听,所以总会和故事相遇。说说写写,一晃十年,在面试场看见无数种人生。

内容简介

序?人生道路博物馆 命运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是由某些神明,或者宇宙中某几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在他们眼里,命运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命运就是自己这一生要打败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命运是一座等待征服的高山,翻越它,就是人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作为一个HR①,我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求职者。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会想,这些性格各异、想法各异的人为什么走到了今天,又会走向哪里。 到今年为止,我已经从业十年了,关于命运,我有自己的答案。 人无法做出自身认知之外的决策,这就是命运的边界。 有很多人认为,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见到很多努力的人。有人在工厂里辛苦地干活,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他们很努力;也有人利用社交技能和人做资源置换,创业开公司挣信息差的钱,如果从工作时长上看也很辛苦。 但要论改变命运的成效,后一种人的努力,显然要比前一种有效得多。 我认识的那些工人们,从小就受到原生家庭的认知限制。他们的父母认为读书没有用,所以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要求结束学业,到城市里打工。 错过了接受教育的年龄和机会,今天的他们再努力,再有天赋(不只是性格天赋,还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你可以在书里读到这样的故事),命运也已经注定了。 因为人无法做出自身认知之外的决策,所以改变命运的有效尝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用各种方式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在大多数时候,这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活在各自小小的生活里。 你出生在大城市,理解的就是大城市的环境;你出生在小县城,理解的就是小县城的生活。 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都有着各不相同的风土人情;父母从事的行业不同,孩子对于“上班”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 于是长此以往,年轻人都只见过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如果这个所见的角落里没有适合他的人生路,他就会茫然。 他会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喜欢的事情。其实那些他可能会喜欢的人生方向,他都还没有见过。 这很可惜。 对于这个问题,多年前我曾经在文章中给出过一个建议,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大学是人生道路博物馆》。 在大学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学习着不同专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年轻人们,以“同居”这种零距离接触的方式一起生活四年,甚至更久。 你如果认真观察每一个人的选择,思考是什么促使他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然后再看看他选择之后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模样,就可以积累大量信息茧房之外的人生样本。在这些样本之中,很可能会有原来你没有想到的,但你很喜欢的事业方向和生活方式。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就是因为羡慕某个学长的工作,毕业后自己也进入了那一个行业。今天,他是我身边为数不多的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的人。 那么离开大学以后,我们还有没有类似的机会,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观念各异、性格各异的人呢? 在我目前的工作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我是一家企业的HR,在求职者投递简历的时候,我是公司里第一个听到求职者自我介绍的人。 相比在大学环境中,如今我接触到的人生样本的类型更加多元,因为其中新增了一个关键的变量——年龄。我可以看见的不仅是人们年轻时的此刻,还有那个很多年以后的“结果”。 坐在我的对面的,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深陷危机的中年人,也有深陷危机的年轻人和朝气蓬勃的中年人;有还没有毕业就创业的年轻老板,也有年过四旬依然在不断投简历的打工人。 有人想要钱,有人想要爱,有人只想不受打扰独自安稳地生活,而有人立下为生民立命的宏愿。 有人站在父母打下的江山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另一些人耗尽全部心力,只为摆脱原生家庭如跗骨之疽般的阴影。 作为一个作者,我想用文字给读者呈现我看到的这些故事,呈现这个世界的一个又一个角落,呈现一个又一个努力生活着的人。 如此一来,书本前的你也就和一位HR一样,能够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生。 你可以在某些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那个主人公可能做出了和你截然不同的选择;你也可能读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生活方式,那说不定就是你想要的方向。 又或许,你从中收获的不仅是方向,还有教训。你可以看到某种观念或者行为会把人生引向某种确定的后果,因此提醒自己提早跳出别人踏进过的陷阱。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和听到这些故事的我一样,从他人的经历里获得向前的力量——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能从血淋淋的事实中获得不努力的理由,但我还是希望这一生我们至少曾经燃烧过,哪怕很短的时间也好。 正如上文所言,开阔视野,打破信息茧房,是可以提供新的可能性的。 “见众生”,才是最有效的“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方式。 这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是它“有用”的部分。 但我写作的目的不仅是“有用”,我还希望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我一直认为,今天人们把读书这件事看得 于严肃了。 很多人认为,读书就必须“有用”,读书必须要学到一些什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可是人的本性是喜欢乐趣而厌恶枯燥的生活的,如果人们从一开始就把读书设定为一个无趣的、枯燥的、只是“有用”的活动,那么我想大多数人在劳累的工作之余,会选择打开更能让自己放松的短视频软件,而不是打开一本书。 真正驱动人们努力的从来就不是意志力,而是乐趣本身。就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快乐的女孩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在内心里把读书、接收新的信息看作一件好玩的、有趣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让它们“有用”不可。如果你觉得读某本书的体验非常辛苦,那其实不妨换一些能让自己觉得开心的书来读。 就我本人而言,我就曾经从小说这种令人感到轻松、愉快的读物里获得过对抗世界的力量和勇气。 所以,上文我虽然说了很多这本书的“用处”,但也很欢迎读者朋友用看《故事会》的轻松心态,把这些不同的人生故事当作一部群像电影来看。 也因为这样的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留意把故事写得更贴近生活一些,就像一个朋友在讲一段故事。 我可以保证,这并不是一本读起来艰深晦涩的书,这只是一本故事书而已,当读者翻开它的时候,不需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来读。 你可以喝着饮料、吃着零食,就像平时看电视剧一样翻看这些故事;你也可以和朋友说起书中的某个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生里很多事情是无求而自得的。当你不求非要学到什么的时候,反而真的能学到一些什么。 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才会发现自己当年读过的书有什么意义——就像我这些年一再感受到的那样。 差不多就到这儿吧。等大家读完这些故事之后,我会在后记里和大家分享十年来我个人对于这些见闻的感悟。另外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本书里所有主人公均为化名。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写作。在这个人人都说“搞钱”的时代,依然有能够大声说出梦想而不会引来嘲讽的地方。 我依然有同伴,我依然可以承载他人的期望。 我可以把我看到的万花筒一般的各种人生呈现给读者们,而那个依然在呐喊的我,就藏在这些由我讲述的故事里。 “历史只是一个可借助的东西,你不在写它,在写你自己。” 这本书,是很多人的故事。 这本书,也是我的故事。 如果你已经翻开书本读到这里了,那么我可以说—— 一位面试官眼中的人生道路博物馆,欢迎你的到来。 ◎200万粉丝博主、资深HR苏见祈潜心创作2年的职场面试见闻实录 ◎从业十年,筛选近万份简历,遇见数百位面试者,把万花筒一般的25种人生呈现给读者 ◎一本关于困境与突破、迷茫与焦虑、理想与现实、努力与命运的职场人生纪实,做出选择之前,也许可以先看看其他人的答案 ◎你是否好奇过: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都在纸上写什么? 面试官苏见祈说,他在记录自己遇到的星星,每个曾坐在面试官对面的人,他们与世界周旋时发出的光芒就像星光,闪闪发亮 ◎随书附赠“人生三问”答题卡三张+“答案之诗”书签四张+“星星”拼贴诗折页 ◎品质装帧!高级感双封/特种纸外封×精致内封/典雅环衬/80g精品内页纸张/专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