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上篮

三步上篮
作者: 刘海栖|责编:张怡//阮征
出版社: 安徽少儿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三步上篮
ISBN: 9787570720583

作者简介

山东海阳人。作家,出版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童书出版工作,编审,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和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童话《无尾小鼠历险记》《爸爸树》《豆子地里的童话》《光芒》等,长篇小说《有鸽子的夏天》《小兵雄赳赳》《街上的马》《风雷顶》《游泳》《乒乓响亮》等。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入选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

内容简介

一 彭勤俭要打篮球 育新小学五年级(2)班有个彭勤俭。彭勤俭要练习打篮球了。他央求爸爸给他买个篮球。爸爸花了8块钱,给他买了一个八瓣篮球。 彭勤俭打篮球是有目标的,他的目标是他哥哥彭节约。彭节约在机床厂上班。彭节约爱打篮球,球技不错,已经进入厂篮球队了。下班后篮球队在厂里的篮球场打篮球,不是练习就是比赛。他们练习时喜欢看打篮球的就站在场边看,有男工也有女工。男工指手画脚,吆五喝六;女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比赛时,场边摆上联椅、桌子、折叠椅和小马扎,还有一个喝水用的保温桶,以及一块小黑板。小黑板有专人蹲在旁边,用粉笔往上写双方比分,裁判一吹哨,朝他伸一根或者两根手指,他就用黑板擦擦掉一个数字,写上另一个数字。厂领导也来,他们坐在连椅上,手里端着茶缸看球。大家都为本厂篮球队加油喝彩或者叹息。彭勤俭也去看,因为他是厂篮球队队员彭节约的弟弟,所以每次都能坐在前面,就窝在摆保温桶的桌子底下,腿要收回来,不然接水的一不小心会把水漏在他腿上,烫一家伙。彭勤俭有了篮球后,每天篮球不离身。他一路拍着球上学放学,有两次没拍好,把球拍到马路上,差点叫车轧了;在家里也是弯腰撅屁股,砰砰地拍球。他要加紧练习,争取越打越好。他的目标先是哥哥彭节约,后是省队的篮球明星大榜。 “彭勤俭你不要在家里拍球,”妈妈正在做晚饭,她吼道,“把陈年老灰都拍出来了!” “不用加胡椒面了。”爸爸看着汤表面说。 “不是拍球!”彭勤俭边拍边说。 “不是拍球是什么?”妈妈说。 “是运球!”彭勤俭说。 “彭勤俭你没理抢三分!”妈妈说。 “彭勤俭这次没有!”爸爸说。 爸爸早先爱打篮球,现在爱看打篮球,尤其爱看篮球明星大榜打篮球,只要是大榜的比赛他都去看,也带彭勤俭去看。他指着场上的5号对儿子说:“那是你的目标!”儿子说:“不是彭节约吗?”爸爸说:“先是彭节约,以后是大榜。”他希望儿子将来打篮球和大榜一样好。 “哼,一条裤子!”妈妈对爸爸和彭勤俭说。 彭节约上下班骑一辆自行车。比赛时他叮嘱大家球到人到,人到球到,平时自己也是,篮球就夹在自行车后衣架上,或者塞在一个红白线绳织的网兜里,网兜搭在肩膀上,篮球吊在背上。彭节约一只手揪住网兜收口的绳,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彭节约骑车大撒把,骑到速度起来,他脚镫子不往前蹬,而是往后倒,自行车大链盒便哐啷哐啷响连天。彭节约哐啷哐啷在路上掠过,吸引了好多人的眼球,尤其是部分适龄青年女工的眼球,她们在场边看打篮球时爱对8号指指画画,彭节约背心后面的号码是个葫芦“8”。彭勤俭要学习他哥哥彭节约,他也想叫别人多看他几眼,现在人家都不多看他,就是孙小兰有时候多看他。孙小兰是他同位,还是班长,如果彭勤俭上课做小动作,孙小兰就瞪他,他去问孙小兰题,孙小兰就朝他翻个白眼。 彭勤俭那天把气针插进篮球上的气孔。他踩住哥哥的打气筒,哧哧给篮球打足了气,也给自己打足了气。 彭勤俭抓紧时间练习打篮球,把灰打进汤里也不停。 彭勤俭觉得练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他们班的初大壮。打篮球不是打弹弓,一个人玩是不行的。 “初大壮过来!”彭勤俭说。 他把篮球往地上砰砰地拍。 “彭勤俭,你很会拍球,”初大壮看了看,说,“你不但能用右手拍,还能用左手拍,你还能在裆下拍,还不用两只手一起拍!” “用两只手一起拍是不行的。”彭勤俭说。 “为什么不行?”初大壮问。 “用两只手一起拍就犯规,”彭勤俭说,“而且不能叫拍球!” “那叫什么?”初大壮问。 彭勤俭告诉他叫什么。 初大壮想了一下,他觉得彭勤俭的说法很奇怪,他们那里收好的粮食用车送到粮站,或者沤好的肥料用驴送到地里去才叫运,运粮或者运肥;把个球拍过来拍过去,怎么就成运了!“小题大做!”初大壮想了个词儿。 初大壮刚从农村老家到城市里不久,他上学晚,年龄比大家大,个头也高,比班上的同学都要高上半头,而且还很壮实,胸脯厚肩膀宽脚丫子大,脸膛黑里透红,一顿能吃五个窝窝头。彭勤俭觉得他天生就是打篮球的料,就动员他打篮球。 初大壮听了以后,倒是很想打篮球,但有点犹豫,他摸着篮球说:“很贵吧?” “不是一个人一个球,”彭勤俭说,“是十个人抢一个球。” 初大壮这下子就放心了。 写完讲游泳的《游泳》,写完讲打乒乓球的《乒乓响亮》,我又写了这个讲打篮球的《三步上篮》,凑成一个“体育三部曲”。 少年时期我喜欢打乒乓球,也喜欢打篮球。 现在我已经步入老年,满脑子都是这些事情,都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有时候给同学们说,过一个美好的童年吧,她带给你的意义你将来会享受不尽。我还会这样写下去,那些故事足够我写的。我不会辜负我的童年。 ——刘海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