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科技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中华药膳养生治病一本通
ISBN: 9787537551465
药膳中食物的四性五味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这便是中医中所说的“药食同源”,食物和之间并无的分界线,因此,从古代便把中医药的“四性”、“五味”运用到食物之中。 1.四性 食物的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又称为四气。还有一类性质平和的食物,成为“平性食物”。我们可以对食,选用与疾病相对应的食物,便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寒和凉的食物:菊花、绿豆、西瓜、苦瓜、黄瓜、冬瓜、鸭肉、兔肉等。它们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证和阳证。 热和温的食物:韭菜、辣椒、姜、葱、蒜、狗肉、羊肉、桃子、荔枝、红糖、栗子等。它们能起到温中除寒、健脾和胃、补虚等作用,适用于寒证和阴证。 平性食物:米、麦、木耳、白菜、山药、胡萝卜、苹果、花生等。此类食物多用于营养,无论是热证,还是寒证都可配用,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2.五味 食物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不同人体的效果则不同,在选择时应谨慎。 辛味食物:辣椒、胡椒、葱、姜、薄荷等,有祛风散寒,舒筋,行气止痛的作用。气血阻滞、外邪束表证。 甘味食物:蜂蜜、饴糖、枣等。有和中、缓急、补益的作用。虚证、拘急疼痛、脾胃虚寒。 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木瓜等。有收敛固涩,食欲,健脾开胃作用。汗证、泄泻、遗精。 苦味食物:苦瓜、杏仁、茶叶等。有燥湿、清热、泻实的作用。热证、心烦、湿证、咳喘。 咸味食物:海带、盐、海蜇等。有软坚散结,滋润潜降的作用。瘰疬(颈淋巴结核)、痰核、瘿瘤。 切记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 药膳中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用以描述作用的特性,以服药后的人体为观察对象;以阴阳、脏腑、经络、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并以作用为依据。主括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1.四气 四气又称为四性,是指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温热属阳,凉寒属阴。中医中病有寒热证性,热证的大多数属于凉、寒性,如清热药、利尿通淋药、凉血止血药、平抑肝阳药等。换证的大多属于温、热性,如温里药、补阳药、祛风湿药、行气药、补气药等。 2.五味 五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还有淡和涩两味。中药的五味主要是用以反映作用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 五味中各能为:辛能发散、理气;甘能滋补、和中;苦能通泄、燥湿;酸与涩都能收敛、固涩;咸能软坚、泻下;淡能渗湿、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