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我的第一本管理学入门书
ISBN: 9787115311245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赢家通吃 一点就通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还是国 家、企业间的竞争中,它都普遍存在,管理者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主人将要远行去国外,临走之前,他将 仆人们叫到一起,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 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金币,给第二个仆人两个 金币,给第三个仆人一个金币。 拿到五个金币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金币。同样,拿到 两个金币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金币。但是拿到一个金币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 埋到了土里。 ’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与他们算账。 拿到五个金币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金币来到主人面前,说:“主人,你 交给我五个金币,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 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两个金币的仆人带着另外两个金币来到主人面前,他说:“ 主人,你交给我两个金币,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 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一个金币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 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 那儿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 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家那里,让我回来时能连本带利地还给我。 ” 然后他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金币,交给那个赚了五个金 币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金币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 去。” 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贫者愈贫、富 者愈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 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产生积累优势,就有更多 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给人们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 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这一法则简直就是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现代企业管理者量身定做的。对 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 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 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其他竞争者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 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 报。这既是残酷的竞争法则,又是必然的优胜劣汰规律。 无论在生物演化还是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赢家 与输家之问,常常从起初的很小差距,发展为“赢家通吃”的结果。 针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马太效应”告诉企业在资源的分配上要“ 劫贫济富”。举例来说,假定一家企业有好几个事业部,其常常采取“抑强 扶弱”的策略,挪用绩效良好事业部门的一些资源,补贴绩效不好的事业部 门。但根据“马太效应”,企业应该大幅删减那些绩效不良、没有前途的事 业部门的资源,给予那些绩效良好或有前景的事业部门更多的资源。如此一 来,企业可以强化本来的优势,而整体的绩效也将会更好。也就是说,企业 经营应该将“劫贫济富”的资源分配方式当作一种原则来严格执行。 “马太效应”也提醒企业家,对待工作要时时刻刻都兢兢业业,不可有 丝毫懈怠。因为,企业若是一不小心,某一事业被其他企业超前,就很可能 产生“赢者全赢,输者全输”的现象而全盘皆输。 自“马太效应”问世以来,有所造诣的杰出人物往往都要受到它的影响 。然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马太效应”带来的“胜利”,一味地陶醉于鲜 花、掌声和荣誉的包围之中,就极有可能从此停滞不前,甚至付出沉重的代 价。 企业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意识,或者视危机于不顾,强者愈强的马 太理论很容易让管理者在眼前的胜利中迷失方向。事实上,越是取得胜利的 企业就越应该不断求创新、求进步,要精益求精,跟上时代潮流,才不致从 胜利的云端跌到被淘汰的谷底。 “马太效应”告诉企业管理者们:胜利会增加企业的资源,增加再次获 胜的可能。换言之,企业应该追求那些可以持续为我们带来“附加价值”的 胜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获胜,而且要以正确的方式和手段获胜。 一个真正了解“马太效应”的管理者绝不会轻视任何可能的隐患。他明 白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必须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他深知所有的事物都有其 内在联系,他懂得一次战斗不如一场战争重要,而这种着眼长远、善谋大局 的品质也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摆脱“马太负效应”的重要条件。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