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武人琴音
ISBN: 9787020102372
徐骏峰,自由写作者。曾为报社记者和杂志撰稿人。李帼忠次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和兄长徐皓峰追随李仲轩先生一个时期。 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间武术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文学作品── 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 长篇小说:《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 影评集:《刀与星辰》 导演作品── 话剧:《北京无冬天》、《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 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
李存义跟尚云祥是师徒,但两人太不一样了,李 是豪杰型的人,尚是隐士型的人,舍了其余,守一技 而终老。 李存义教出过一个跟自己像的,容貌仪表、组织 能力、交谊能力样样都好,叫郝恩光,把李存义创的 中华武士会在日本开了分会,立威数年。 可惜早死。有一种说法,当时军阀初起,李存义 想让他成为平定一方、与群雄竞争的人物,将他从日 本召回,托关系让他当上军官,不料天嫉英才,陨于 战事。 他死后,李存义心灰意冷,不再主持天津的中华 武士会,告老还乡。 此说法,有一定可信度,因为形意门人一直参与 反清起义,清初时形意拳被定为禁拳,练了要受抓捕 。李存义年轻时在形意门得授兵法,晚年对徒弟们说 :“你们见过我的拳,没见过我的大本事,我最的大 本事是排兵布阵。” 限于机缘,他成就在拳术上,而他自我定位是军 事将领,期许郝恩光,在情理中。 另一种说法,郝恩光死于军中,不是意外,是设 计。他在日本办中华武士会分会,教授华侨,日本武 人来比武,比过几场后,便罕有挑战者了,赢得漂亮 是一方面,日本人对形意拳好奇是另一方面。 日本武人再来都是求学艺,背后有财阀和特务支 持,托了几位在日的华人政客、商家出面说项。 李存义估摸郝恩光功夫够了,派去在日本办分会 ,本意是给中国人立威,办多久打多久的打算,等于 长期擂台。没想到日本人不比武,还搞出许多人情。 迫于人情,郝恩光应许教了,送来的是几位日本 名师的尖子徒弟。郝恩光一看这局面,人才啊,形意 门的好东西不都给掏走了? 那时的人心里民族设防重,郝恩光不好好教,被 问烦了,就动手打,说:“这事说不明白,只能打明 白。”确实能打明白,但打法得是做实验般,给徒弟 个体会的路径。 他们是白挨打。 除了手重,打得人没话,为了不教,还会挑他们 武功底子的毛病,以基础差而推诿。这几个人回去跟 本家师父汇报,老人们知道怎么回事,觉得诚意上、 武技上都被侮辱,不让徒弟再去了。 郝恩光乐得清静,不知结下了很深的怨。他在日 本是名人,在日本没事,回国入了东北军界,东北日 本人势力广,不知是授徒事件中的哪个人怨气重,在 东北关系深,报复了他。 郝恩光让形意拳在日本亮了相,麻烦不断,尚云 祥晚年,还有日本军官找上门,送礼求传艺。当隐士 的好处,就是人情负担少,不用办似是而非的事,尚 云祥答复简单,就是“不教”二字,不留余话。 自己干脆,他人便断了念想。 尚云祥大隐隐于市,见了权贵就躲,有形意门人 在北京办武术社团,为表示支持,挂个名,基本不去 ,在北京独撑门户四十载,就是在家里,就是“形意 ”二字。 他的家原属尼姑庵,尼姑庵分割出一半作了民居 ,另一半依旧住尼姑。韩伯言向尚云祥学艺期间,是 个大师兄。 这称号不是按开山首徒往下依次排的,老辈人教 拳为生,来的徒弟一拨走一拨来,上一拨有人留下来 带下一拨,便是大师兄。或者现在身边的一拨徒弟里 ,谁有号召力,能组织事,便是大师兄,韩伯言属于 这类。他是大学生,拉同学给尚云祥做徒弟,本是个 学生头。 尚云祥说:“我没文化,但我喜欢跟有文化的人 交往。跟野蛮的人,只能比比,跟文化人,能有感情 。” 尼姑庵本来院子大,尚云祥教徒弟,有时在院里 有时在房里。一个周末,徒弟们来得多,掩上院门练 。正练着,门开了,进来位英挺的中年人,拎根欧洲 的绅士手杖,要拜见尚云祥。 韩伯言作为支付事的大师兄,就引他去尚师房。 正走着,不知是习惯,还是临门兴奋了,那人用一个 指头抖起手杖,在指头上绕圈。后来分析,此人是另 有用心,来了陌生地,绕棍子是防备人偷袭。 到尚师房门口,那人将手杖立在墙边,“嘡”的 一声,韩伯言注意到了,引尚云祥出来后,遛过去拎 了下,果然是铁棍。分量颇沉,常人两手拎都费劲, 能用一根指头耍起来,像根普通木棍,一点不露形— —知道来了高手。P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