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姥姥家里唱大戏--讲给孩子的中国戏曲故事(上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ISBN: 9787570209439
侯会,1949 年 3 月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以及日本、中国台湾等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中国神话故事精选》《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水浒、西游探源》,讲有《水浒传》成 书之谜、《水浒传》系列讲座等课程。兼任北京市文艺学会古代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编委。
开篇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这歌谣是沛沛小时候跟姥姥学的。沛沛的姥爷喜爱京剧,还会自己拉着胡琴唱两段呢。每逢胡琴一响,沛沛也跟着大声唱:“拉大锯,扯大锯……”引得一家人笑起来。 沛沛如今已是中学生了。临放暑假,音乐老师告诉他:下学期班上要开“戏曲进课堂”试验课,要他这个音乐课代表有所准备。沛沛听了,心里既好奇,又有点紧张。这不,放假第二天,他就来看姥姥、姥爷。一来,他早就想念二老了,每逢假期,他都要来陪二老住上一两个星期;二来,他也想借机跟姥爷取取“经”。 吃过饭,沛沛跟着姥爷进了书房,正琢磨怎么开口,抬头看见墙上挂的胡琴,便问:“姥爷,您现在还拉胡琴吗?” “拉呀!你张爷爷、赵叔叔他们每周都来聚聚,我们沏上一壶茶,唱上几段,我给他们操琴。” “那可真好!我们音乐老师说了,唱歌唱戏也是一种锻炼,老人经常唱一唱,能延年益寿呢。”话头一转,沛沛问姥爷,“跟您请教个问题:‘戏曲’和‘戏剧’这两个字眼儿有啥区别?” 姥爷问:“怎么想起问这个?” 沛沛说:“我们下学期要开‘戏曲进课堂’试验课,可我搞不明白,为啥叫‘戏曲’呢,不是叫‘戏剧’吗?” 姥爷说:“问得好。这么说吧,‘戏剧’是个大概念,古今中外,凡是由演员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都叫戏剧。戏剧的形式可多了,有话剧、歌剧、舞剧、哑剧、木偶剧……当然也包括咱们中国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皮影戏,再早还有南戏、院本、杂剧、传奇等,这些都是咱们中国独有的传统剧种,很难按西方的剧种归类。 “例如,人家话剧只说不唱,歌剧只唱不说,舞剧不说不唱,是用舞蹈当作‘语汇’来讲故事,哑剧则是靠演员的形体动作……中国传统戏剧呢,拿京剧来说吧,讲究‘唱念做打’,既有歌唱,像歌剧;又有念白,像话剧;同时还有动作表演、舞蹈打斗……简直就是歌剧、话剧、舞剧、哑剧,乃至杂技、武术的综合艺术。” 沛沛想了一下,说:“可不是嘛!上回看京剧《三岔口》,几位好汉摸黑打斗,不说一句话,那就是哑剧啊!” 姥爷接着说:“在传统戏的各种艺术手段中,唱总是放在第一位。早期的戏剧如南戏、杂剧、院本、传奇等,都有固定的曲谱,剧作家按谱填词,演员依曲牌演唱。后来的京剧、评剧等,也都以唱为主。因此把中国传统戏剧称为‘戏曲’,是再恰当不过了。近代学者王国维为戏曲下定义,便是‘以歌舞演故事’,突出‘歌舞’的要素。——这么说吧,‘戏曲’只有中国有,你可以把‘戏曲’称为‘戏剧’,但并非所有‘戏剧’都是‘戏曲’。” 沛沛边听边点头,他顺势向姥爷提出:“您啥时有空,给我讲讲戏曲故事吧。” 姥爷说:“那好啊,戏曲剧本有成千上万种,生动的故事多的是!咱们还可以借此捋捋戏曲的历史,看看中国的戏曲是怎么诞生、发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里面也有不少故事呢。 “不过有言在先,剧本可是要自己读啊。你看那边的书柜里,就有不少剧本,《元曲选》《六十种曲》《大戏考》……你拿去先读。网上还有不少戏曲的视频,你也可以看看,增加点感性认识。回头咱们一边讲,一边交流。” 推开戏曲这扇神秘的大门,里面将是怎样的世界?——沛沛这么想着,简直有点急不可待了。 全国百家“戏曲进校园”学校推荐,一套书读懂中国戏曲,全彩插图本。 内容详实,融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图文并茂,全书图片超过500张,脸谱超过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