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日记书信集(精)

靳以日记书信集(精)
作者: 靳以|编者:上海鲁迅纪念馆|整理:章洁思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258.70
折扣购买: 靳以日记书信集(精)
ISBN: 9787532653720

作者简介

【著者】靳以(1909—1959),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编辑家,教授。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起任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自1928年在鲁迅所编《语丝》发表处女诗作,193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圣型》问世,至1959年辞世,一生共创作出版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集等各种著作约40部。还执编过《文学季刊》《水星》《文季月刊》《文丛》《文群》副刊、《现代文艺》《中国作家》《小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创办并与巴金共同主编《收获》杂志。 【整理者】章洁思,靳以长女。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编审,现已退休。常年来研究父亲的著作,发掘整理日记、书信等史料。著有《从远天的冰雪中走来?靳以纪传》《曲终人未散?靳以》《足音》《靳以影像》和本书。研究文章散见于《散文海外版》《博览群书》《文汇报》《中华读书报》《香港文学》等报刊。

内容简介

赴朝日记 这是父亲靳以的赴朝日记,记于1952年的下半年。 1952年秋,父亲作为中国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的一员, 沿着两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走过的路,来到朝鲜,投入血 与火的战场。 父亲在朝鲜战场上整整生活了四十个日日夜夜,经历 了天寒地冻、枪林弹雨的考验。父亲这样写道:“四十天 来我受到了英雄的朝鲜人民和我们最可爱的人的伟大教育 。我也从敌人垂死前的残暴中认识到他们不可避免的败迹 ,如雨的炸弹没有吓倒我,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更无畏 地站起来了。”(靳以:《江山万里》前言——整理者按) 同年11月11日,父亲随慰问团回到祖国,然后开始在国内 各地巡回汇报,所以这部分日记也包含其内。 慰问团华东分团的团长是陈同生(时任中共华东局统战 部副部长,后与父亲结为挚友——整理者按),副团长是父 亲的好友,与父亲同为复旦大学教授的方令孺,父亲担任 秘书长。除了参加慰问活动,父亲每天还要记录、总结、 列提纲、写发言稿,等等。父亲有一本咖啡色粗皮封面的 活页簿,插在他大大的上衣口袋里,随身携带。父亲用它 记会议笔记,作采访,留下采访人的签名;以及记日记, 拟发言稿,或即兴作文。活页纸用完他再换上一叠,然后 把写满的活页用鞋带沿一边的圆孔穿好,分门别类,插入 一个个废旧信封内。 这叠赴朝日记就是用一条咖啡色的鞋带严严实实扎住 ,鞋带已然褪色。 这些日记,只是简单的叙事,是父亲写给自己看的。 他不会想到,六十年后的今天,日记也会作为历史材料, 重现当年。 章洁思 2013年页眉:很晚的时候到,还有朝鲜少先队和青年 团等候我们,她们已经等候两天了。1952年10月6日(星期 一) 下午四时半出国。 新义州虽然有些房子毁了,可是烟囱还是直立着,冒 着烟。人民虽很贫穷,但很乐观。孩子们从学校回来,妇 女顶着衣物,在深夜中还是在公路走着。 晚十二时到口州北廿里,宿朝鲜人民家中。炕很热, 辗转入睡。1952年10月7日(星期二) 日间看了大家,空屋中有打下的敌机残骸,最近还有 一个汽油筒落下来。下午四时半又行。过阳德封锁区。到 了那里,黑灯快跑,前车极顺利,快要出境时,左前方落 下一个炸弹。看着极近,事实也还是在百米以外。二时半 到各团部。走了60里的小公路。下车上山走二三里。休息 了二次,心中很惭愧。住处还是想不到的好。即睡,疲乏 已极。1952年10月8日(星期三) 早晨七时起来,周围环 境幽美,早餐后又休息。午饭时,豆腐豆芽全是自己做的 。这里还是二楼二底小楼一座,我们的战士真是伟大的。 下午布置工作。还有一个可容五百人的礼堂,真是再也想 不到的。全山枫叶极美,房屋全在枫树之中。 汇报时得知有的遇照明弹,有的几乎陷在山坡,有的 靳以先生的名字,也许现在有不少读者感到陌生。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是一位不可忘却的重要作家;虽然他不幸只活了五十周岁,但他的文学生涯长达三十多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靳以日记书信集》,由靳以先生的长女章洁思先生自2005年起长达十数年的收集整理而成。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日记”由“赴朝日记”“佛子岭日记”“入川日记”“东北旅行日记”“访苏日记”等5部分构成。第二辑“书信”是靳以写给友人的158封半书信。第三辑“序跋”则包括靳以历年著作中的序跋及所编刊物的“编者的话”。附录为“靳以年谱”及相关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