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ISBN: 9787553967448
严虎,医学博士,CCTV-1《挑战不可能》节目年度挑战王候选人,国内知名心理医生,从事精神心理相关工作十余年,工于绘画心理技术,目前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包括《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绘画读心术》《儿童心理画》《陪孩子成长:绘画让你更了解孩子》《家长心理学入门》《解析焦虑》等,为国内多家电视台及报刊媒体特邀心理专家和专栏心理作家。
第一章 2~6岁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2~6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两条主线包括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除了两条发展主线之外,儿童心理发展还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大脑的成熟、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发展。 第三章 2~6岁儿童绘画的发展特征 儿童绘画的注意要点 2 岁儿童的绘画注意点 第一,忍得住,不干预。 孩子的手眼功能可以配合后,开始能预测、判断所画线条的走向。同 时,孩子开始考虑画长线条还是短线条、横着画还是竖着画、要不要画个 圆圈等问题,孩子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这种“我要做什么”的意 识,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强烈地表现出来。如孩子要自己吃东西、自己 穿脱衣裤、自己剥橘子、自己关电视等。如果在实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家长动手替他们做了一些事情,孩子就会生气,甚至哭闹,非要按照自己 的意愿完成不可,这就是常说的叛逆期的到来。同样地,如果孩子想画什 么的愿望被阻断,孩子也会产生激烈的反抗。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 心理发展规律。 第二,因为重要,所以变化。 2 岁左右,孩子开始用语言对画进行解释,但这种解释不是固定的,而 是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发生变化。正如我们之前说的那个圆圈,最初孩子解 释成是“妈妈”,当爸爸回来后,他又说“这是爸爸”。等下次看到气球的 时候,他可能会说“这是气球”。这不是孩子撒谎,而是孩子把画视为那一 刻他脑海里印象最深刻、最重要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要不近情理地告诉孩 子:“这哪里是妈妈的样子,妈妈应该是这样的。”不要摧毁难能可贵的思维 萌芽,而过早去教孩子画事物的具体形象。 第三,做好成长记录。 每一次孩子完成作品,家长可以收集起来,并记录好孩子对画的解释, 标注上画画的日期,这样可以看出孩子画画的发展过程和变化,作为孩子 的成长记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章 2~6岁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儿童敏感期的特征,除了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上外,还会通过绘画的形 式呈现在纸面上。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绘画案例,为大家呈现不同敏感 期的儿童绘画特点。 一、人际关系敏感期的绘画案例 3~6 岁是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 渴望有自己的朋友,他们首先会用最简单的“请人吃零食”的方法来结交 朋友,继之会通过相互之间互换(或赠送)玩具等方式来建立友谊。这是 鼓励孩子与别的孩子建立交往规则的最佳时期。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孩子一 起订立并遵守游戏规则,告诉孩子有哪些品质是被同伴所喜爱的,鼓励孩 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交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帮助孩子们认识并建立人 际关系的边界。 处于人际交往关键期的幼儿,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涂鸦和表征符号呈 现在画纸上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关于“好朋友”“小朋友在一起”的画面元 素。孩子们会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物或象征性事物和自己关联在一起,呈 现出幼儿对友谊的真实感受。 第六章 2 ~ 6 岁儿童气质与儿童绘画 一、通过幼儿的语言表达辨识气质主型 认真听场景语言 在两个场景中,A、B、C、D 代表四个气质主型不相同的 3~6 岁幼 儿。相同的场景中,四个孩子所作出的语言反应有所不同。请根据小朋友 不一样的语言反应,辨识出他们的主气质类型。 场景一:玩具上交时的语言表达。第一次面对自己心爱的玩具要被统 一收上存放这件事,A、B、C、D 四个幼儿的言语反应分别是: A:刚听到这条规定时,小声地嘀咕:“我不想交……这是什么破规 矩!”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交出去时,带着哭腔慢条斯理地说:“我不交 我的玩具……”轮到自己交玩具时,放声大哭:“哇!我不要交玩具!……” B:刚听到这条规定时,便翻找自己包裹中的玩具,边找边朗声说:“这 有一个,这还有一个!” C:刚听到这条规定时,新鲜地看着别人的反应,语气轻快地跟爸爸 说:“爸爸,我们交玩具!”很快地,找到自己包裹中的玩具并递交上去。 D:刚听到这条规定时,一点声音都没有,只看着别的小朋友,当看到 许多小朋友都递交了玩具后,也拿起自己的玩具递交上去,语气平静地说: “我的玩具。” 场景二:接受任务时的语言表达。第一次被要求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 况下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去完成某项任务。 A:刚接到任务时,默不作声,任务完成过程中,渐入状态地对镜头 说:“要完成任务。” B:刚接到任务时,就大声对镜头说:“我要去完成任务!” C:刚接到任务时,开心地出发了。中途被好玩的东西吸引停了下来, 当被告知要继续完成任务时,烦躁地对镜头说:“我不要完成任务,我要回家!” D:刚接到任务时,轻声对爸爸说:“不要,我不要去做!”在别的小 伙伴陪伴下,渐入佳境,对着镜头平静地说:“这是我找到的。” 做出你的判断 A、B、C、D 四位小朋友的气质主型分别是什么? 你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揭晓答案 A、B、C、D 四位小朋友的气质主型分别是抑郁质、胆汁质、多血质和黏液质。 判断依据 抑郁质主型的小朋友属于慢热型,说话语速显得慢条斯理,其语言表 达能力强,只是面临新环境和新任务时一开始会比较沉默,当熟悉环境后 才会敞开自己,表达自己。胆汁质的小朋友语言干练,在权威人物布置任 务时,会主动提出协助完成任务。多血质的小朋友喜欢新奇的事情,说话 时语气轻快,不能坚持完成任务时,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想要回家的愿望。 黏液质的小朋友说话语气平静,语速波澜不惊,在新环境中不轻易言语, 或直接表示拒绝,一段时间后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表达。 当孩子咿呀学语时,他们的小手就可以抓握画笔开始自由涂抹。慢慢地,孩子会惊喜地发现画笔真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自由地表达出来。2~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富有创造力,也是最爱动笔的,俨然一个个小小的艺术家。面对一幅幅线条简单、形象夸张、构图奇特的儿童绘画,家长朋友们难免感到困惑和不解,孩子的图画中表达了怎样的想法?这些图画又是怎样反映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翻开《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这本书,家长朋友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是一本将儿童绘画特点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紧密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指南性读本。本书精辟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理论,深刻地总结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征,借助丰富而生动的绘画案例对2~6岁儿童绘画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度、科学的解析,并指导家长朋友利用绘画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建设和成长。 我们希望更多没有接触过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家长能够读到这本书,并从中获得一些绘画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绘画的乐趣,还可以帮助其洞察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孩子的困惑和烦恼,引领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