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敦煌系列-十个人与敦煌

看懂敦煌系列-十个人与敦煌
作者: 邢耀龙|责编:樊程旭|绘画:九时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看懂敦煌系列-十个人与敦煌
ISBN: 9787508550497

作者简介

作者邢耀龙为甘肃诗人,沙漠守窟六年的敦煌学学者,《中国少年报》敦煌学专栏作家。插画师九时是敦煌文化的热爱者,其作品非常新颖、灵动,其策划的有声图书曾获得“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乐僔与莫高窟的开凿 乐僔 公元366年,敦煌的一个僧人想寻找一处可以安心 修行的桃花源。 这个僧人的名字叫乐僔(yuè zǔn)。古代僧人出 家之后,都要为自己取一个有别于世俗的名字,这个名 字是皈依佛教的人专用的名字,称为“法号”。乐僔究 竟是他的名字,还是他的法号,目前虽然还存在争议, 但大多数人认为这应该是他的名字。考古学家和历史学 家通过研究,发现古代敦煌有大量姓“乐”的人。乐姓 在敦煌当地称得上是大家族,比如莫高窟第130窟供养 人是晋昌郡太守乐庭瓌(guī),他是唐代时期当地的 最高长官。第130窟的高度是28.2米,洞窟里有一尊26 米高的弥勒大佛像,将近十层楼高,是莫高窟的第二大 佛。乐太守能够成为这个洞窟的供养人,足见乐氏家族 在敦煌的地位。 那么,乐僔是敦煌当地的僧人吗?莫高窟第156窟 中发现的《莫高窟记》中,有“西游至此”的记载,所 以人们认为,乐僔很有可能是外地的僧人。这么看来, 他知道敦煌是佛教的圣地,所以才云游到了这里。古人 所说的“云游”,虽然有一个“游”字,但与今天的旅 游完全是两码事。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牲畜、木 船等少数几种,贫穷的僧人当然买不起宝马,所以“云 游”只能靠步行。 笔者生活在敦煌。如果你来敦煌徒步旅行,就会知 道在这里行走有多么艰难。敦煌的地形以戈壁、沙漠、 秃山为主,戈壁上到处散落着黝黑发亮的小石子,夏天 的地表温度常常达到五十摄氏度以上。古人穿着薄薄的 草鞋走在戈壁上,脚底的感觉简直就像一块行走的牛排 ,不一会儿就能烫出水泡。如果走进沙漠地带,人会感 觉更加绝望,因为沙漠里完全没有路,一旦刮起沙尘暴 ,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且沙漠像海浪一样移动,很快就 能把人埋在里面。所以,在古代,每一个云游西北之后 还能活下来的人,可以说都是优秀的野外生存专家。 云游的僧人与野外生存专家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没 有食物,开局饿九顿是家常便饭。古代把这一类僧人叫 作“苦行僧”,但从云游生活的角度来看,说他们是乞 丐也许更贴切一些。在敦煌,只有被河流冲刷出来的小 绿洲才适合安家,这里可以获得食物,但并不是乐僔想 要停留的地方。佛教的修行需要安静,老百姓群居的地 方,鸡鸣、狗吠,还有隔壁婆媳吵架的声音,都会扰乱 僧人修行的功课。乐僔想要找一个不受外界打扰的地方 ,他觉得唯有前往敦煌的戈壁深处,才会找到这样的地 方。 经过短暂的停留之后,他向戈壁深处出发了。 这天,乐僔终于翻越了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三危山 。这是一个晴朗的清晨,阳光像一只肥硕的橘猫,缓缓 爬上了乐僔的背,也爬上了鸣沙山东麓的崖壁。鸣沙山 的崖壁是被宕泉河冲刷出来的悬崖绝壁,最高处有三十 多米,悬崖顶部就是鸣沙山的沙漠。在崖壁顶部的柔软 敦煌,这个神秘而历史悠久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千年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它如同一部打开的历史长卷,引领我们穿越时空,领略其中的魅力。 “看懂敦煌”系列图书用全新的视角,带领我们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 这套图书分两辑共六个分册,每个分册都以独特的角度诠释敦煌。无论是二十四个敦煌关键词、十个敦煌历史人物,还是十二幅莫高窟壁画、十六件敦煌器物,都为我们展示了敦煌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第一辑的《敦煌关键词》让我们了解敦煌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十个人的敦煌》通过十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感受敦煌的历史变迁;《壁画里的莫高窟》则带领我们走进壁画的世界,领略敦煌的艺术之美。此外,第二辑的《敦煌壁画里的器物》、《敦煌壁画里的生活指南》、《敦煌壁画里的神仙》等分册(待出版),则从不同角度解析了敦煌壁画中的细节和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图书的文字作者邢耀龙是一位在沙漠守窟六年的敦煌学学者,同时也是《中国少年报》敦煌学专栏作家。他以风趣幽默、简单通俗的语言,告别了艰深的词汇,使得读者能够轻松领略敦煌的魅力;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又为这套图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保障。图书还配有珍贵的高清壁画原图和插画师新颖灵动的壁画创作,为这套图书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此外,这套图书的每一章节都附有敦煌知识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创作互动环节也让读者有机会亲自动手,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爱好者,都可以从这套图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乐趣。 总的来说,“看懂敦煌”系列图书是一套集知识性、艺术性、互动性于一体的青少读物。它用全新的视角和生动的形式,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敦煌的文化和历史,更能够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