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学习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19.00
折扣购买: 赵一曼/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ISBN: 9787514709186
01 爱打抱不平的端女儿 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场 白杨嘴村(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一曼村)的一个地 主家庭。这一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1月,日本和俄国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俄国被日本打败 。在1894一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打败中国10年之后,日本 ,这个国土面积并不大的国家,再次打败了比自己国土面 积大得多的俄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并且继续着它的对 外侵略扩张之路。俄国爆发1905年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 什维克党主张无产阶级应积极领导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用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领导工人罢工和武装 起义,沙皇政府进行镇压,被迫实行立宪改革。1905年革 命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为十月革命做了准备。由于 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 察,准备实行立宪:废除延续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试图 极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广大的有识之士则为了救 国图存大声疾呼,并付诸行动。这一年,青年革命者、留 日学生陈天华在日本东京愤而投海殉国,以自己的生命抗 议日本、唤醒国民。这一年,写下《革命军》一书,被誉 为“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的邹容在清 政府的狱中被折磨致死。这一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 山在东京组织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把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 国作为革命的目标。 赵一曼,出生在风雨飘摇、社会动荡的1905年,旧制 度处于加速灭亡之中,新思想正在蓬勃发展,革命斗争正 在酝酿筹划之中,这一切,都预示了这个小姑娘未来的一 生,将会是不平凡的。 赵一曼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小地主家庭,一年能收 70石租。她的父亲李鸿绪是个有识之士,虽是地主身份, 但他并不欺压百姓,还自学了中医,免费为乡里看病,深 得乡村邻居信赖和敬重。他还花钱捐了一个监生,也算是 个有功名的人。赵一曼的母亲蓝明福,朴素贤惠,在家操 持家务,育有六女二男,赵一曼排行第七,她下边还有一 个弟弟。一曼出生后,哥哥姐姐们都相继成家了,只有她 和小弟弟生活在父母身边。她是最小的女儿,很受父母家 人的疼爱,家里人都叫她“幺女儿”“幺妹”。 赵一曼出生后,取名李坤泰,字淑宁,乳名淑端,家 人邻居都叫她端女儿。这表明父母希望她成长为一个符合 旧礼教行为规范的端庄贤淑的女孩子。可她却越长越不像 这个名字的含义了。她不像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儿,走路慢 慢悠悠,温温柔柔,她是走路一路小跑,一路带风,说话 又快又响又脆,给人感觉像个假小子。她从小就吃穿不愁 ,任性淘气,她喜欢到田野、竹林中去玩,养成了无拘无 束的性格。她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最爱听的是武侠小说《 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故事,以及 《说岳全传》中岳飞抗金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她幼小的心 灵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她看不惯不公平的事情,爱打抱不平,爱和人讲道理 ,爱帮助受欺负的孩子。她聪明伶俐,口才又好,又总是 站在正确道理一边,一般人还真说不过她。小时候,经常 有人到赵一曼家找她家长告状:你家端女儿又在跟别人打 架啦!原来,赵一曼又在为别人打抱不平了。她不管对方 有多强大,只要认为对方输了理,她就理直气壮地与对方 辩论、扑打,一直到对方认输,她才肯罢休。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一曼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她的 父亲李鸿绪是个重视知识的人,他自恨从小没读过几年书 ,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很重视子女们的读书教育。由于村 里没有小学堂,他就在家里开设“私塾”,请同族的饱学 老先生李相臣为塾师,除了教自己的子女,还收附近乡亲 的孩子们读书。当时,一个先生带着七八个学生,就像一 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雏鸡。村里有人把这个学堂叫作“鸡 婆学堂”。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