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 汪青松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82.80
折扣价: 50.60
折扣购买: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ISBN: 9787552015072

作者简介

汪青松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史学会理事。曾任安庆师范学院院长、安徽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研究”, 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出版专著、教材3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姓“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代中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领域,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三化”背景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根据中国社会的需要,在解答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功能。从高校本科专业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都未设置本科专业,唯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二级学科设置了高校本科专业。在当代中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指导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目标。学科和专业建设要通过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来落实。在当代中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应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过程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决定着该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联系。在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方向、内容与方式;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宏大背景下,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进而提高学科水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