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纪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48
折扣购买: 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
ISBN: 9787540549077
小巫,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美国父母效能训练课程(P.E.T.)英文讲师,两个孩子的妈妈,素食者。近年来致力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和咨询工作,著有《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接纳孩子》《成功渡过母爱第一关》等畅销书籍。在多家育儿、时尚和心理类杂志及网站上主持专栏,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长期嘉宾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组委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讲座,深受年轻父母拥戴,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故事是人类成长的养分 ——为什么要给孩子讲故事 先听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国家叫萨桑国,国王 叫山鲁亚尔。因为王后行为不端,国王一怒之下将王后杀死,从此以后他 每日娶一个少女,第二天就把她杀掉。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 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 嫁给国王。进宫以后,山鲁佐德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每天讲到 最精彩处,天就刚好亮了,国王为了听完故事,只好不杀她,允许她第二 个晚上再讲。她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 了国王。他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 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这本书。 第二个故事:一个母亲带着她9岁的神童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这位 全球公认的最聪明的人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 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妈妈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问教习儿子 数学方面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 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① 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故事拥有巨大的魔力:它们可以救命,还可以让 人变得聪明,甚至变成智者。在电子产品充斥的当今社会,孩子们的听觉 和视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污染,也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讲故事这个古老的传统,亟待我们做家长的去恢复和弘扬。 讲故事的传统来源于口述史。在原始社会,人们是通过故事——包 括纪实故事、神话故事、史诗等等——来保存资料和传递经验的。人类文 字出现之前,历史是靠讲述来记录的,教育也是通过讲故事来施行的。讲 故事的人通过讲述,将故事变成人类生活的经验,听故事的人由此得到了 启示。这也便是故事的教育意义。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 故事者,他总是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 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 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 经典文学中,《天方夜谭》和《十日谈》都是讲故事,而且属于“框 架故事”,虽然它们都是给成年人讲的故事。人类的心智是在发展的,过 去人的思维不像现代人,很多现在我们给孩子讲的故事过去是给成年人讲 的,成年人也是从讲故事中受教育的,而不是从说道理中明白事理的。你 看那个国王,因为要听故事,而不杀宰相的女儿;在听了一千零一夜的故 事后,国王终于被感动,和宰相的女儿结了婚。当然,《天方夜谭》、 《十日谈》是肯定不能给孩子讲的,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一下故事的重要 性。 为什么要给孩子讲故事? 有时候我们只是看到表面上获得的东西,却忽略了表面之下庞大的支 持系统。这就像搭房子,不能只盖屋顶,还要打地基、砌墙。支持儿童健 康发展的系统不那么显而易见,甚至是我们看不见的,但又必不可少。而 家长却容易走进误区,注重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不过只是冰 山一角而已,而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只占其全部体积的1/8。如果我们 明白为什么要讲故事,而且会用合适的方式讲,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水面 上的1/8,还有水面下的7/8。要知道,没有水面下的7/8,水面上的l/8 就 不会存在。 所以在讲故事方面也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如果我们追逐的是让 孩子获得知识、明白道理、培养兴趣或者识字阅读这样浅显的东西,那真 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些父母觉得跟孩子在一起不能浪费时间,跟孩子一起阅读更不能 浪费时间,要往孩子脑子里塞很多的东西。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总 是急于把自己的东西给他,见到什么都要说一番道理,包括说一番科学原 理,把自己变成博物馆里的解说员,一天到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给孩 子讲。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也曾经是一个“解说员”,后来发现这样做不 对劲,孩子没有如她所愿学到东西,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对她说的 那些不仅不感兴趣,甚至很反感。 因为我们必须照顾到水面下的7/8,所以怎么讲、讲什么就非常有讲 究,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给孩子讲。当然,讲故事显而易见的功效也是有 的:比如,发展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帮助孩子情绪和道德 感的发展。但是在让孩子明白道理方面,我们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我以前 也看过很多中文的读物,画得很难看,整篇是黑压压的字和拼音,好像出 版社生怕家长浪费了钱,买一堆纸回家,所以每一页都填得满满的,毫无 美感可言。而且这些故事显而易见是有教育意义的,写得很直白。即便如 此,父母讲完故事还很担心,还要继续拷问一下:你知道小熊为什么一定 要把苹果让给小兔子吗?你觉得应该向小熊学习什么啊?你是要做小熊, 还是那只小狐狸啊?等等,出个试卷让孩子回答,要是答“错”了,家长 就很着急。 讲故事第一大忌——千万不要把故事意义给说破了。故事意义说破 了,就前功尽弃了,不管这个故事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道德高尚,说破 了孩子就听不进去了,对孩子来说一点用也没有了。即便他能像你所期待 的那样,学习了助人为乐、慷慨大方的小熊,也是做给你看的,不是在他 的内心里。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