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鲁西红色文化故事

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鲁西红色文化故事
作者: 编者:刘海鹰|责编:李玉玲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鲁西红色文化故事
ISBN: 97875329691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在中国 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 蔓延开来,唤醒了“三座大 山”压迫下的穷苦百姓。鲁 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火 炬照耀下,开始接受马克 思主义的思想启蒙,逐步 走上寻求光明、自我解放 的道路。鲁西早期党的组 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组织带领广大民众,不断 发起艰难曲折的顽强抗争 。1938年,根据党中央到 山东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 的指示,八路军一二九师 、一一五师等主力先后挺 进鲁西,与地方党组织紧 密结合,广泛发动人民群 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一步步发展壮大了抗日 革命根据地,在鲁西大地 铸就巍巍丰碑。 (一)星星之火遍鲁西 能给人光明的,一定有“ 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一些共产党人因为“相信”, 所以“看见”,以知识分子的 觉醒,在风雨如磐的黑暗 中,敏锐地洞察到一丝“星 火”的光明。为了心中的希 望和追求,怀着对“成功”的 信仰与忠诚,不管付出多 么巨大的牺牲,不管前方 是怎样的腥风血雨,他们 毅然踏着信仰的鲜血,勇 敢而坚定地前行。 1.星火之“星” 1924年,齐河县安头乡 后里仁庄曾经点燃鲁西第 一颗微弱的星火之“星”,照 亮了民众觉醒的眼睛,映 红了奔流不息的徒骇河。 这个播火人叫贾乃庸, 1900 年6月出生,二十岁 时考入济南省立商业专门 学校。那时的中国内忧外 患,民不聊生。五四运动 点燃了许多青年知识分子 的爱国热情,贾乃庸深受 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在济 南齐鲁书社,他结识了中 共一大代表、山东省早期 党的领导人王尽美和邓恩 铭等人,并成为励新学会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济 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 干成员。1922年,贾乃庸 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 上革命道路。 1922年8月24 日,贾乃 庸参加了邓中夏领导的长 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作 为平绥铁路工人代表参加 了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示 威活动。次年,他任山东 社会主义青年团委员长, 代表山东团组织出席了在 南京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 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他参与了组织山东 铁路工会、山东纺织工会 、山东理发工会的工作。 1924年春,贾乃庸返回 齐河发展党员,在本村李 茂善家的东屋,为贾乃俄 、曹清年秘密举行了入党 仪式,成立了后里仁庄党 支部,直属中共济南地方 执行委员会领导。不久, 在其影响下,附近刘连屯 村也建立了党支部。从此 ,鲁西第一面党旗高高飘 扬,革命火种开始以星火 燎原之势在鲁西乃至全省 燃烧蔓延,呼唤着民众的 觉醒,引领更多的人参加 革命、走向光明。 仅有三名党员的后里仁 庄党支部建立后,在当地 组织了抗捐抗税、拉神扒 庙、剪辫子、放足等运动 ,并与齐河刘桥朱锡耿发 起的农民运动相互支持, 与禹城李宗鲁支部遥相呼 应,在沉寂的大地掀起了 一轮革命高潮。 这一时期,军阀张宗昌 督鲁。他穷兵黩武,横征 暴敛,祸鲁殃民。农村连 年灾荒,挣扎在死亡线上 的贫苦农民有着缴不完的 租、纳不完的税,怨声载 道,苦不堪言。贾乃庸领 导党支部组织开展“反讨赤 捐”运动,散发传单,号召 农民反剥削反压迫,拒绝 交粮纳税。最终,反动军 阀政府没能征收去一粒粮 食。 1927年,随着第一次国 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 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党 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后里 仁庄党支部寻找上级党组 织的信件,不幸被反动当 局截获。贾乃庸被捕入狱 ,在济南受尽酷刑折磨后 ,被判处决。 在游行示众的路上,贾 乃庸高喊:“我是齐河后里 仁庄的贾乃庸,我为革命 而死,死得其所!齐河的 老乡给我家里捎个信,来 给我收尸!” 恰巧,在济南经商的齐 河老乡郝玉章听到了,于 是上下打点,将他保释出 狱。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