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甘肃人美出版社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6.50
折扣购买: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ISBN: 9787552706444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人间草木》 等。 汪曾祺的文字干净而传神,质朴而简白,通晓畅达,既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满含对生活的热爱和深情,让人不由喜欢上这个有趣的老头儿。

内容简介

开卷有益 大概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一年暑假,我在我们家花厅的尘封的书架上找到一套巾箱本木活字的丛书,抽出一本《岭表录异》看起来,看得津津有味。接着又看了《岭外代答》。从此我就对笔记、游记发生很大的兴趣。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这一类书的文字简练朴素而有情致,对我的作品的语言风格是有影响的。 我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教国文的老师都是高北溟先生。高先生教过的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有一年暑假,高先生教了我郑板桥的家书和道情。我后来从高先生那里借来郑板桥的全集,通读了一遍。郑板桥的元白体的诗和接近口语的散文,他的诗文中的蔼然的仁者之心,使我深受感动。全集是板桥手写刻印的,看看他的书法,也是一种享受。 有一年暑假,我从韦子廉先生读了几十篇桐城派的古文。“桐城义法”,未可厚非。桐城派并不全是“谬种”。我以为中学生读几篇桐城派古文是有好处的,比如姚鼐的《游泰山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我读书的高中江阴南菁中学注重数理化,功课很紧,课外阅读时间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我买了一套胡云翼编的《词学小丛书》,在做完习题后或星期天,就一首一首抄写起来。字是寸楷行书。这样就读了词也练了字。抄写,我以为是读诗词的好办法。读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同时词里大都有一种感伤情绪,流连光景惜朱颜,和一个中学生的感情易于合拍。 江南失陷,我不能到南菁中学读书,避居乡下,住在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一个庵里。随身所带的书,除了数理化教科书外,只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一本上海的“野鸡书店”盗印的《沈从文选集》。我于是反反复复地看这两本书。可以说,这两本书引导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并且一直对我的作品从内到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我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了中文系,选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是沈先生的名副其实的入室弟子。沈先生为了教课所需,收罗了很多文学作品,古今中外,各种流派都有。他架上的书,我陆陆续续,几乎全部都借来读过。外国作家里我最喜爱的是:契诃夫和一个西班牙作家阿索林。因为,他们有点像我,在气质上比较接近。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有志成为作家的青年,应该博览群书,但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一个作家,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气质。而认识自己的气质之一法,是看你偏爱哪些作家的书。有的作家的书,你一看就看进去了,那么看下去吧;有的作家的书,看不进去,就别看!比如巴尔扎克,我承认他很伟大,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你其奈我何! 我主张看书看得杂一些,即不只看文学书,文学之外的书也都可以看看。比如我爱看吴其濬的《中国植物名实图考》,法布尔的《昆虫记》。有的书,比如讲古代的仵作(法医)验尸的书《宋提刑洗冤录》,看看,也怪有意思。 古人云:“开卷有益”。有人反对,说看书应有选择。我觉得,只要是书,翻开来读读,都是有好处的,即便是一本老年间的黄历。 1991年10月21日 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下社会集体心理需求) 如何去生活,是生活本身给予我们创伤的抚慰和生命的滋养。 学会好好生活,拾掇生活点滴细碎的小幸福,抚慰疲惫的身体和灵魂。 2、汪曾祺快意人生的趣味与坚守——(汪曾祺典型生活特征) 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经受住自己不可捉摸的命运和多变世界的考验, 安守一心,活出快意人生。全书从五个方面看汪曾祺怎么做的。 3、全面地、真正读懂汪曾祺,也就读懂了生活的意义 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汪曾祺用一颗赤子之心,爱着草木时光,爱着寻常日月,爱着成长中的磕磕绊绊,爱着一生的故交挚友,爱着这个大千世界。 4、名人推荐:贾平凹、铁凝?、毕飞宇、王安忆、吴玄、冯唐、金庸…… 5、汪朗先生特授权插入汪曾祺书法绘画。更加全面展现汪曾祺其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生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