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6.50
折扣购买: 钱穆作品集:宋明理学概述
ISBN: 9787573003065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 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 这一运动,应该远溯到唐 代之韩愈。韩愈开始辟佛 卫道,他特写一文名《师 说》。他说:“师者,所以 传道、授业、解惑也。”此 三项中,自然尤以传道为 主要。韩愈之所谓“道”,则 是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 传之孟子,孟子之后而不 得其传焉的道。换言之, 韩愈所指,乃是中国历史 文化传统之“人文道”,而非 印度东来的佛教出世道。 韩愈是当时的古文家,但 他说:“好古之文,好古之 道也。”韩愈提倡古文,所 以树异于当时进士的诗赋 。韩愈提倡的道,则以树 异于当时崇尚的佛教。这 一争辨,并不尽是文字的 、理论的,而更要者则是 人格的、教育的。韩愈特 著《师说》,已见到这一 点,而当时并没有大影响 ,影响直要待宋学之兴起 。 宋学兴起,既重在教育 与师道,于是连带重要的 则为书院和学校。书院在 晚唐五代时已有,而大盛 亦在宋代。 因此我们叙述宋学兴起 ,最先应注意的,是当时 几位大师的人格修养及其 教育精神。胡瑗、孙复则 恰是两种人格的典型。后 人说:“安定沉潜,泰山高 明,安定笃实,泰山刚健 ,各得其性禀之所近。”但 他们两人的一段苦学经过 ,则更值称道。‘胡瑗字翼 之,泰州如皋人,学者称 安定先生。他自幼家贫, 无以自给,往泰山与孙复 、石介同学,攻苦食淡, 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 。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 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 ,深怕干扰了他苦学的决 心。他们当时的苦学处, 为今泰山南麓栖真观,这 是一个道士庙,观旁至今 有投书涧,即因瑗名。当 时社会无学校,无师资, 他们在道士观十年的苦学 ,遂为此后宋学打开一出 路。 胡瑗可说是宋代第一教 育家。从栖真观学成归来 ,即以经术教授吴中。范 仲淹知苏州,聘他为苏州 府学教授,后又为湖州教 授,前后共二十年。他所 定的“苏湖教法”,后来遂为 中央政府所采纳,并聘他 去管勾太学。他毕生先后 门人达一千七百余,即此 一端,真可当得起近代中 国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 家。他创始了相似于近代 的分科教学法,设立“经义” “治事”两斋。经义则选择其 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 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 治事则人各治一事,又兼 摄一事,如治民以安生, 讲武以御寇,堰水以利田 ,算历以明数。各使以类 群居讲习。亦时时召之使 各论所学,而亲定其是非 。或!自出一义,令人人 以对,而再加以可否。或 即当时政事,俾学者讨论 折衷。大抵经义重通才, 重学理;治事重专家,重 实习。他的教育法;重在 各就性近,自己研修,而 济之以师友之辅助,即以 相互讨论为指导。后来宋 神宗问他学生刘彝,胡瑗 与王安石孰优?刘彝对: 臣师胡瑗,以道德仁义 教东南诸生时,王安石方 在场屋中,修进士业。臣 闻圣人之道,有体有用。 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 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 ,是以风俗偷薄。臣师当 宝元明道之间,尤病其失 ,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 生。夙夜勤瘁,二十余年 。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 ,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 之功,非安石比也。 P3-5 1.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经典著作。 2.钱先生寝馈宋明理学三十年之久,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心得和开示读者的治学门径自有独特之处。 3.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性格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