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0.20
折扣购买: 贺敬之传(为时代放声歌唱)/大家丛书
ISBN: 9787214133038
贺敬之很快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进村里 的私塾。 上学前,母亲再三叮嘱儿子要好好读书,长大了 做个有本事的人,贺敬之牢记母亲的教诲,学习非常 努力。 由于贺敬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临帖写字,字 写得比 一般孩子都好,私塾里的老先生看到他不仅聪明好学 ,字还 写得非常好,就格外喜爱他,给他开了不少的“小灶 ”。 贺敬之在这里学到很多古典文学名篇,比如《陈 情表》、《祭十二郎文》等,每一篇教过的文章他都 背得滚瓜烂熟。 半年后老先生走了,在亲友的帮助下贺敬之进入 当地天 主教堂办的小学,学校就在教堂后面。虽然校舍不大 ,但环 境非常静谧,隐隐传来教堂清澈的钟声和信徒们悠扬 的唱诗 声,夹杂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相互回应,分外美 好。 当地的村民大多是天主教徒,贺敬之的家人、族 人都是 信徒。在黑暗的旧中国,耶稣基督对人类舍命流血的 拯救大 爱抚慰着他们受伤的心灵,对天国的向往也成了他们 唯一的 精神寄托。虽然贺敬之最后没有成为信徒,但是教义 里面的 仁爱、怜悯、平等的观念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使得 他从小就 对劳动人民充满了热爱情怀。 这所小学除教诵《圣经》,主要讲授白话文,也 就是新学。 在这所学校,贺敬之的学习成绩依然优异,在作文上 尤其表 现出极高的天分,一篇《黑山远足记》写得层次分明 、声情并 茂,受到老师的夸奖,不过这也惹班里一些富家孩子 的嫉妒, 他们就用好吃的去馋贺敬之。 一次,班里的一个同学看到贺敬之在吃野菜摊成 的绿煎 饼,他眼珠一转,从书包里拿出一张香喷喷的鸡蛋烙 饼,在贺 敬之的眼前晃来晃去,鸡蛋饼散发的诱人香气一个劲 儿地往 他鼻子里钻。那个同学肥胖的脸颊上泛着油光,显示 出他营 养充足,他想给贺敬之一个难堪,就炫耀地冲他嚷道 :“你见 过吗?吃过吗?想不想吃?” 贺敬之扭过脸去没理他,转身走开了,心里却很 委屈,回到家里他扑在母亲怀里哭了。 父亲夸奖他道:“我儿有骨气、有志气,咱穷也 要穷个‘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 母亲既心疼儿子被欺负,也不忘教育他:“为富 不仁算不得什么!猪才比吃比喝,人只比志气、比出 息!” 父母的教训让贺敬之明白了什么叫尊严,也看到 了希 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人。至于怎样 才算有 出息,那时候的贺敬之还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就是 努力 学习。 就在贺敬之打定主意要更争上游的时候,这所小 学却停 办了。父亲满面愁容地看着失学在家的儿子,叹息连 连,下 一步该怎么办呢? 父亲突然想起堂妹出嫁时,从台儿庄过来帮忙的 叫锁哥 的表侄。这个表侄在一个饭馆当厨师,做得一手好菜 ,如果 儿子跟他当学徒,将来也算有门手艺,养活家人不成 问题。 贺敬之虽然很想继续求学,却也非常理解家里的 艰难, 就毅然答应了。不巧的是,这位表哥因不小心打碎饭 馆的餐 具被开除了,贺敬之当厨师的路走不通了。 不过父亲又想出一个主意,让贺敬之去天主教堂 当修士,每月可得一定的生活费。 教会的王神父很喜欢这个仁慈善良的孩子,答应 会好好 教导他,将来培养他成为一名神父。贺敬之虽然向往 望弥撒 时的崇高虔诚气氛和赞美诗的纯净美好,可既然憋足 了一口 气要有出息,继续求学仍是他的首选。 就在贺氏父子各自坚持的节骨眼上,曾给贺敬之 起名字 的大祖父贺祖尧站了出来。他非常看好贺敬之,认为 他在读 书上显示出来的天赋是贺氏一族将来的希望,就力主 让贺敬 之与自己的儿子贺绅谟一起去北洛村私立小学继续读 书,就 这样,贺敬之插班到四年级入读。 临行前,面容清癯的大祖父和蔼地问他:“敬之 啊,你知道自己名字中为什么有个‘之’字吗?” 贺敬之眨了眨眼睛,回答道:“是因为您给我找 的是‘之、乎、者、也’的第一个字。” 大祖父轻轻点了点头,微笑道:“不仅如此,其 实我还有 一个用意,咱们贺家曾出过一位大诗人贺知章,你的 名字里 带个‘之’字,也是为了纪念他。不过为避长者讳, 没有用彼 ‘知’,而用了此‘之’——你能体会大祖父的用意 吗?” 贺敬之心里一热,他突然感到自己肩负的不仅是 父母的 希望,更有家族的期待,这让他对未来有了更高的目 标。 与魁梧的小叔贺绅谟比起来,此时的贺敬之显得 赢弱得 多。常年半饥半饱的生活,让正处于发育期的少年患 上营养 不良。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