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红宝书

基金投资红宝书
作者: 编者:龙红亮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基金投资红宝书
ISBN: 9787521732276

作者简介

金融学博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曾在巴伦周刊、头条财经等多个财经平台进行投资分享,并受邀给100多家金融机构进行线下投资培训。在金融领域积累了多年的投资与管理经验,著有《债券投资实战》《投资理财红宝书》。个人公众号:龙叔夜谭。

内容简介

第二章 为什么选择基金 个人投资者适合直接投资股(债)市吗 个人投资者最常接触到的金融投资产品就是股票和债券。股票市场(简称股市)涉及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债券市场(简称债市)则涉及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及柜台市场交易的债券。 个人投资者能够直接买卖债券吗?答案是可以,不过受到一些限制。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在银行购买国债,也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买卖部分公募债券,但总体容量极其有限,绝大部分的债券还是在金融机构间进行交易。因此,如果个人投资者想投身债券市场,那么购买债券基金是最佳的方法。 那么股市呢?个人投资者以散户身份直接投资股票是一种常见现象。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我国散户持有A股流通市值(剔除一般法人持有的部分)的60%左右,而美国散户的持仓占比不到20%。所以,国内A股是以散户为主的股市。 国内散户的持仓占比如此之高,那么散户是不是就从股市中赚到钱了呢?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上交所对2016—2019年股市交易数据的统计显示,散户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亏损,而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均赢利,如表2-1所示(表略,详见纸书)。 针对散户,股市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七亏二平一赚。”绝大部分散户在股市中是亏损的。 其实,95%的个人投资者并不适合直接投资股票。为什么?因为这注定是一场难以赢得的竞赛。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股市中的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散户)、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法人(见图2-1,图略,详见纸书)。一般法人是企业的股东,一般不经常交易股票。所以,股市投资者的结构可以进一步简化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 至此,问题就变得很清晰了:从中短期来看,股票交易是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以及散户之间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内部博弈。 结论很简单:机构投资者在散户面前,具备碾压性优势。从整体上看,机构投资者在赚钱,而散户在亏钱。 我们从时间、信息和专业三个维度分别来进行对比。 时间。散户一般有一份全职工作,炒股只是业余爱好。这就使得散户花在股票研究中的时间相对不足,平均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还花在没有太大意义的盯盘上。而机构投资者是全职投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研究宏观经济和公司基本面。在时间上,散户完败。 信息。信息产生价值。金融市场每天会产生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影响。散户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信息获取和对信息的解读比较滞后。而机构投资者是全职工作,团队分工协作,使得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捕获信息,并及时解读信息对股价产生的影响。很多散户热衷于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殊不知他们所获取的消息已经是好几手的了。在信息获取和信息解读上,散户完败。 专业。散户往往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专业的金融学训练,而且大多单兵作战。而机构投资者大多为公司,团队成员多是科班出身,且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宏观研究,有的负责行业和公司研究,有的负责投资,团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散户是单兵作战,而机构投资者是团体合作,在专业度上,散户完败。 机构投资者拥有“三胜”,而散户拥有“三败”,散户不亏钱谁亏钱?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散户能够在股市中持续赢利。民间投资高手在整体散户中的占比非常低,而且这样的人往往是发挥了自己的相对优势才持续赢利的,比如只投资自己所属行业的股票、科班出身、全职炒股等,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最后都转为职业投资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直接投资股市,跟送钱无异。 个人投资者既然不适合直接投资股市(债市),但是又有迫切的需求和必要去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那么应该如何参与投资呢? 答案就是买基金。 什么是基金 我们在买基金时,买的到底是什么? 基金的全称叫“证券投资基金”。简单来说,投资基金是指,投资人出资购买基金,成为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拿着钱去投资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和相关衍生品。 在一只基金产品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基金持有人(基民)、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和基金托管人(见图2-2,图略,详见纸书)。 基金持有人(基民):出钱的人。出资购买基金,获取扣除费用之后的收益。 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管理投资运作的人,即基金公司。拿到基金持有人的钱,代为投资,替基金持有人赚取收益,同时自己获得一定的管理费。 基金托管人:为了做风险隔离,基金资产账户和证券账户是要单独托管的,以保护基金持有人的资金安全。基金托管人一般是银行或证券公司。 所以,你买入一只基金,其实就是间接地买了股票或债券。只不过,不是你直接投资,而是由专业的基金公司帮你投资。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股票有风险,我买的是基金,不是股票,很安全。”这是不对的!你买的基金里面大部分持仓是股票,只不过你是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来委托基金公司替你投资的。 基金分为两大类:公开募集基金和非公开募集基金。公开募集基金简称公募基金,我们平常提到的“基金”,指的就是公募基金。非公开募集基金又被称作私募基金,其投资门槛很高。 怎么区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呢?公募基金要求募集对象超过200人;而私募基金要求募集对象不超过200 人,且一般要求最低购买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关注公募基金足矣。本书接下来提到的基金,指的都是公募基金。 投资基金能赚到钱吗 投资基金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很多人对此是有疑惑的,疑惑的原因来自自己的直观感受——不管是根据自己过去炒股的经验,还是根据自己买基金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似乎都是亏多赚少。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市面上的基金产品有数千只,选取其中任何一只或几只来代表全部基金的投资收益,都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选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布的基金指数来验证。我们选取了中证股票基金指数(代码:H11021.CSI)、中证混合基金指数(代码:H11022.CSI)和中证债券基金指数(代码:H11023.CSI)三个指数,来看它们在2003—2020 年过去18 年间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如表2-2所示(表略,详见纸书)。 中证基金指数由市场上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基金构成,因此颇能代表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通过表2-2 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基金不但能赚钱,还能赚大钱。如果你在2003年年初投入10万元购买股票基金,那么到2020年年末,这10万元就变成了118万元;如果你购买的是混合基金,则10万元变成了128万元;如果你购买的是债券基金,那么当初的10万元就变成了29万元。 但是上面的数据为何和普通人的直接感受不一致呢? 普通人投资特别喜欢追涨杀跌,市场高位时全仓杀入,高位套牢,然后又在市场低位割肉离场。他们不但将这种追涨杀跌式的操作用在股票投资上,还用在基金投资上,把基金活生生当成了股票。 波动性太大,普通人拿不住基金。以股票基金为例(见图2-3,图略,详见纸书),虽然18年间的复合年化收益率高达14.7%,但波动巨大,最好的年份上涨128.3%,最差的年份下跌51.4%。 所以,投资基金能挣钱,而且收益很不错,远远跑赢了通货膨胀。 那么,个人投资者怎么应对投资中的巨幅波动呢?主要靠三招。 拉长持有基金的时间,持有基金的时间越长,越能熨平持有期间的市场波动,从而获得稳稳的收益。 熊市大胆买基金,牛市谨慎卖基金。 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避免择时,摊平基金的买入成本。 个人投资基金的好处 个人的钱是需要打理和投资的,否则你的存款购买力就在持续降低,被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持续收割。 有的人可能要说:“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债券,或者外汇、黄金、原油这样的资产,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投资基金呢?” 前文已经讲过,95%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是不适合直接投资股市或债市的,因为他们在时间、信息、专业维度都得不到保证。外汇、黄金、原油等资产,其实也有对应的基金产品。 我们既然做不到足够的专业与投入,那么就应该找专业的基金公司帮我们打理钱财。我们只需要花时间来筛选基金,将具体的投资工作交给基金经理去做即可。 总的来说,个人投资者以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理财,有如下益处。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获得稳定收益。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肯定比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要专业得多,让他们帮你投资,岂不两全其美? 享受分散投资的好处。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由于所能覆盖的标的有限,往往持仓集中度过高,而基金有所谓的“双十限制”:对某家公司的持仓不能超过这只基金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这样就足够分散化,避免了个股踩雷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也享受了分散投资带来好处。 拓宽投资渠道。对于某些资产类别,比如债券、原油、海外市场股票等,个人投资者参与的渠道非常有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投资相关基金的方式来进行间接投资。 降低投资门槛。大部分基金的起购金额只有100元,甚至更低。100元就能开启投资生涯,利用复利效应积沙成塔。 保持情绪稳定。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对其情绪稳定性要求极高。散户的追涨杀跌心态都非常严重,无形中会对个人投资者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其本职工作。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静待时间这朵玫瑰花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投资之道。 (1)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基金投资类图书以指数基金定投为主,但指数基金的实际收益率往往不及主动型基金。本书突出读者关切的重点,帮读者选取优质主动管理型基金。 (2)书中用实例、延伸阅读、基金内幕、小贴士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选基金,重实用抓干货。 (3)针对不同的基金类型,分章节阐述了“如何选择股票基金”“如何选择债券基金”“如何选择货币基金”,循序渐进,告诉读者如何一步步选出优质基金。 (4)既讲了基金的相关知识,又讲了选择基金的具体技能,还附有“各大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排名”等,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