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摄影

创意摄影
作者: 编者:赵欣//黄韬|
出版社: 中国摄影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20
折扣购买: 创意摄影
ISBN: 9787517912651

作者简介

赵欣,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科学学院,获造型艺术硕士学位。作品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延伸-中德当代艺术的又一次碰撞”、“禁区”等主题展,2014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似曾相识的回忆”个展,翻译出版《思想的眼睛——布列松论摄影》等多本专业书籍。

内容简介

1.概述:创意作为摄影的方式 都说世界是平的, 创意是尖的。 既然是尖的, 就必然要脱颖而出。 寻找摄影的创意, 我们不需要跋山涉水, 也不需要远走他乡。 创意就在我们身边, 它在于我们的学识经验; 在于我们细致的体验与观察; 在于我们摆脱平庸; 在于我们利用摄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及表现的愿望。 1.1 摄影的诞生和数字摄影时代 摄影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在 1839 年 8 月的法国应运而生,发明人是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é Daguerre)( 图 1-1-1)。 达 盖 尔 的 摄影工艺被称为“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利用这种方法拍摄的影像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影像大相径庭,在一个完全可以以“巨大”来形容的木质相机内部,首先使一块预先经过化学处理的被抛光成镜面的镀银金属版表面感光,然后再利用汞蒸气熏蒸,使其表面显现出黑白的影像。如果想顺利地欣赏影像内容就需要适当倾斜版面,寻找合适的光线和角度。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出的影像清晰度虽然极高,却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在擦拭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对画面造成损害。利用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的影像质量完美,但令人遗憾的是影像无法复制。达盖尔在 1838 年拍摄的这幅《坦普尔大街街景》(图 1-1-2)影像质量极佳,但是除了一个模糊不清的人影之外其余行走的人都因为曝光时间较长而没能留下身影,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尽可能地缩短曝光时间是摄影社会化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与达盖尔同时期,还有许多人为摄影的发明付出了努力,其中很有必要提到的是发明日光摄影法的法国人尼塞福尔 ?尼 埃 普 斯(Nicéphore Nièpce)( 图 1-1-3) 和 发 明 卡 罗式摄影法的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图 1-1-4)。大约在 1827 年,尼埃普斯使用他的日光摄影法拍摄了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窗外风景》(图 1-1-5、图 1-1-6)。塔尔博特是英国人,他发明的卡罗式摄影法的影像承载介质是经过处理的纸张。通过这张媒介 纸,拍摄者首先得到一张纸质负像底片,然后再通过转印得到正像照片(图 1-1-7)。这个方法最值得称道的特点是可以复制。可以复制,是摄影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这种利用卡罗式摄影法拍摄的照片,由于纸张的透明程度以及纤维结构,在药液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渣滓。虽然这些杂质对影像的清晰度有一些影响,但是瑕不掩瑜,影像质量完全可以接受(图 1-1-8)。而且这种带有一些肌理效果、并不绝对清晰的影像,似乎让喜欢摄影的人们看到了摄影艺术化的可能和前景,因为在当时的审美意识里,人们觉得过于接近现实——清晰如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照片的影像效果跟“艺术”这个词根本扯不上太大关系。 此后,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要,摄影经历了火棉胶湿版、干版。凭借一个艺术的愿望,经过一番努力,摄影终于成为造型艺术领域可与绘画、雕塑同侪携手的中坚力量和先锋艺术的排头兵。今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中国摄影出版社与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摄影系联袂打造系列摄影教材。三本摄影教材,看得懂 学得会 用得上 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