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9.20
折扣购买: 巴黎:光影流动的盛宴(读城系列)
ISBN: 9787532179145
格雷厄姆?罗布,备受赞誉的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专攻法国文学的评论家。1958年出生于曼彻斯特。曾任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院士。自1998年起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2009年获颁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12年被授予巴黎市金质奖章。罗布曾凭借《解锁马拉美》一书获得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独立学者奖。此后,他的《雨果传》一举摘得惠特布莱德传记奖和海涅曼图书奖,《兰波传》(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最终候选名单)和《巴尔扎克传》亦被列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又因《探索法国》获得翁达杰奖和达夫?库珀奖。其新作《巴黎人》荣登《星期日泰晤士报》及亚马逊历史类十大畅销书榜单。罗布的其他作品还包括《波德莱尔传》、《发现中土:绘制凯尔特人失落的世界》、《不列颠群岛的关隘》、《有争议的土地: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失落的世界》等。 译者简介: 金天,口笔译硕士。先后获伦敦国王学院及诺丁汉大学一等荣誉学位、伦敦圣三一学院对外英语教学证书。峰会口译员;曾任剑桥国际之友(Friends International Cambridge)领队,为当地语言学校开设有多场英语学术讲座。共计有英汉互译作品约七十万字。译有《孟买:欲望丛林》《布拉格:欧洲的十字路口》等。
爸妈送我的十七岁生日礼物便是巴黎七日游。旅行社在巴黎军事学校附近的小旅馆替我订好了房间,另给了我参观巴黎古迹和在平价餐厅用餐的指南、塞纳河观光船的船票,以及一张可以在老佛爷百货兑现的礼品券。我打包了远超七日所需的衣物、急救用品和一本二手的《波德莱尔诗选》。在遍访巴黎名胜之余,我的那些神奇且难以言表的体验皆因《波德莱尔诗选》的指引。我读波德莱尔的《巴黎即景》,也读他的《现代生活的画家》。波德莱尔在其中的一章里这样写道:“美妙与诗意充盈巴黎人的生活—奇迹包围着我们;眼不能见,却呼吸它一如空气。”我在圣雅克塔 a附近的咖啡馆品读波德莱尔的文字。 细雨模糊了往来行人的面庞,冷硬的哥特式建筑仿佛消散在蒙蒙雨雾里,就在那一刻,我当真见证了“眼不能见”的巴黎奇迹。 七天的巴黎之行还带给我好些有趣的发现。譬如埃菲尔铁塔对岸的小屋正是巴尔扎克一边躲债、一边写下《人间喜剧》的地方。譬如我朝着圣心堂直走,站在可以仰望它那白色圆顶的高地,只见我脚下星罗密布的咖啡馆一片欢腾,所有的民间艺术家都在仿造相同的几幅油画作品。 譬如我曾终日徜徉在卢浮宫,既忘了吃喝,也忘了我究竟看过些什么。譬如我寻到了铺着砂砾的中世纪街道,也琢磨过石墙上令人费解的涂鸦—它们似是饱学又有政治抱负之人留下的。譬如我经过地铁里肢体残缺的乞丐,也经过旅行指南里不曾提及的街区,亲眼看到过《巴黎即景》所描绘的烟花女。 我那时对法语“照本宣科”,远不能运用自如。几番尝试与人对话无果后,我觉得保持缄默、细品巴黎方是明智之举。横跨巴黎市只需半天,我步行过数次,随后便对照公交路线图来规划当天的行程。不出一周, 27 路、 38 路、 92 路以及大多有着“随上随下”开放式后门的公交车已仿如旧识。我把坐观光游轮安排到了最后一天,基本在昏睡中渡过了塞纳河。等登上荣军院站的机场专线时,我的行李鼓鼓囊囊的,里头全是(依我看)价值连城的二手书。在巴黎的这一周太过充实,以至于没到老佛爷百货兑换小礼品也不怎么令我遗憾了。 我们即将展开的这场探险是对法国历史的回顾,这回顾由诸多不同的声音组成。我们的第一站始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我们的终点站落在公元 2010 年。我们不时会穿越回中世纪乃至史前,以便探寻当时的历史风貌。最初的巴黎是塞纳河上的一座小岛,那里曾是巴黎西族人的家园。后来的巴黎发展壮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郊区地带却在现代巴黎人的心中引发恐慌,比之它们当年尚有强盗和野狼出没时更甚。 我但愿这本《巴黎》可比拟一部微型的《人间喜剧》,城中居民娓娓道来他们的亲身经历,汇集成巴黎的一段段过往。《巴黎》的每一则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每一则故事也都是完整的。故事与故事之间有交错、有转折,这些交错与转折是驿站,是十字路口,是划定时空的里程碑(不论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还是把它们看作一种比喻)。在巴黎,不同的区域和建筑在不同的阶段消失复又出现, 被不同的眼睛观察,见证不同的事件、不同人群的执迷和梦想,由不同的建筑师改造,受到不同岁月的洗礼。 直至十八世纪末,巴黎方才有准确的地图,少数巴黎人也方才愿意稍离他们的街区。但即便是在资讯发达、出行便捷的今天,对巴黎(或者任何一座伟大城市)的再发现都难免一定程度上的混淆与错乱。 巴黎的街道分布、它的地形纹理、气候、气味、建材和巴黎人的喧嚣一起,构建出一种特定的现实。不论有多私密或多怪异,巴黎城的每一个异象和愿景都和它的节庆以及古迹一样,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一家之言的确会让我们的这场探险变为脚本已定的呆板旅程,可是某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或特定的人物必然携带特定的观点和叙事手法。因此接下来的每一则故事都散发特定的气息,都主张自己的立场,都以独有的方式向过去致敬。正因为有叙事的需要,所以才会对巴黎建筑风格的转换、巴黎的警力和政府部门的变迁、它的基础设施与公共住房、巴黎人的娱乐消遣以及一场接一场的革命详加阐释。这些故事当中没有杜撰而后植入的细节,除了奥斯曼男爵、希特勒和少数几位共和党总统,也没有人对巴黎的排水系统或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做过点评。 一个人如果像解题一样沿着尚且未知的方向启程,之后再对照地图追溯他一路行来的脚踪,没准能从中提取良多有用的细节。我在踏过长路、搭乘过公交或经历过背包游后,曾经试图再现这样的“意外之喜”,好帮助自己整理回忆:率性出行是为了创设一个探索的情境;比对史料则是为了往这个情境中添入更为细致的见闻和推定。巴黎的历史学家有志一同地写道:想对巴黎做通盘记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写《巴黎》,恰好重申并且放大了这种不可能。历代佳作(一些仍在版)对巴黎的历史条分缕析,这一点《巴黎》绝不能替代;但这本书也并非乍看上去的那样偏离对巴黎传统历史的描述。《巴黎》正如文化普及类读物《探索法国》 a,其创作亦需严谨的考证, 目的就是绝不篡改和矫饰来之不易的历史数据。最重要的是,我写《巴黎》是为享受追索巴黎本身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我的读者亦然。因此,但凡开明的历史学家都会建议你: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不妨试着找找拉雪兹神父公墓里到底埋藏着多少奇人奇案,不妨去戴高乐广场和索邦广场之间的每一家露天咖啡馆小坐,不妨把巴黎的十几条公交路线从头到尾乘一遍,不妨淘一淘从都尔奈勒码头直摆到马拉盖码头的每一个书摊。 ★放在房间里会兀自发光的巴黎传,独特写作手法令人称奇。格雷厄姆?罗布的新作是如此令人愉悦,如果把这本书放在黑暗的房间,它大约也会兀自散发温暖的光芒。归根结底,罗布集结起的是一则则真实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他从无尽的史料中筛选出来,又用想象力一一点亮的。罗布有着博物学家的热情,像展示稀有的蝴蝶或异域的珊瑚标本一样展示他的收藏——只不过他的标本是从法国大革命至今走过巴黎街头的那些人……这确实是一本丰满的、尽显人之况味的书。 ★荣登《星期日泰晤士报》、亚马逊历史类十大畅销书榜单。 “罗布诚然是当今世界上不走寻常路且魅力十足的历史学家。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他的书到哪儿都会畅销……他在作品中能言善道,勇往无前,仿佛玩真心话大冒险似的,敢在历史的车流中逆向行驶,甚至是违章停车。他的书就像现调出来的绿茴香酒那样带劲儿,有着纯正的巴黎风味。”——《纽约时报》 ★牛津大学院士&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巴黎市金质奖章获得者&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独立学者奖……的格雷厄姆?罗布的扛鼎之作。作者没有采取常规的叙事视角,他选取了巴黎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与场景将巴黎的历史带出。不过,作者喜欢卖关子,在他的文本中他彷如带读者进入历史的迷雾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我们才能判断出他在讲的是哪段历史哪个人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到底作者选取了哪些人物和历史场景,它们又是如何构成了一席光影流动的盛宴,看官不妨亲历。 ★《孟买:欲望丛林》译者金天又一精彩译作。“读城系列”之《孟买:欲望丛林》的译作获得读者朋友的一致好评,作为伦敦国王学院及诺丁汉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峰会口译员、作为剑桥国际之友领队的金天又一精彩译作。 ◎ 特邀职业插画师量身定制,展开护封即得地图! ◎ 手绘油画明信片倾情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