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常见病刮痧特效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图解常见病刮痧特效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作者: 陈江华
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9.66
折扣购买: 图解常见病刮痧特效疗法/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ISBN: 9787810868693

作者简介

陈江华,主治医师,1977年出生,祖籍山西大同。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一直从事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针灸推拿、中药方法治疗各种脑血管疾病、头痛、眩晕、失眠、面神经麻痹、颈肩腰腿痛症、脾胃疾病、过敏性疾病及亚健康。

内容简介

一 刮痧疗法概述 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同源于针灸、按摩疗法,又 同属民间疗法。故而长期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应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刮 痧疗法既具有针灸疗法的一般特点,又更具有其自身特点,归纳起来刮痧 治疗常见病有以下几点优势: 1.简便易学 因本疗法刮痧部位广泛,取穴较容易,因此,许多基层医师和普通群 众都会使用,只需掌握人体各部位的基本刮拭操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受限少。所以说,本疗法简便易学,操作方便,入门容易,一学就会,一 看就懂,很适合家庭使用。 2.器械简易 刮痧疗法所用工具只需一块薄厚合适、材质无害,使用起来顺手的小 刮痧板和适量润滑剂。若用撮痧,只需手指就行。 3.疗效迅速 不论是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用刮痧疗法治疗,都有较好的疗 效,有时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刮拭过程 中随着痧的排出,经脉瞬间通畅,疼痛及其他不适感立刻减轻,甚至消 失。一般只需要治疗1次或几次病就好了,即使久治不愈的受术者,只要耐 心坚持治疗,亦多获奇效。 4.经济实惠 刮痧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只需一块板、一小瓶刮痧油即可,花费不多 , 疗效却很显著。特别是对于疼痛性疾病和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的病症,效果 迅 速,对各种急、慢性病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一次投资,多次享用, 大 大减轻了受术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更适用本疗法。 5.方便及时 由于本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不仅很多医疗部门使用,而且可作 为家庭互疗或自疗之用。既节省了治病时间又能及早把病治好,正符合中 ‘医“贵在早治”的医疗观点。 6.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刮痧不用针药,只需在皮肤表面刮拭身体的 特定部位,就可达到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治疗疾病的效果,对身体没 有任何损伤,更不会出现由某些药物导致的毒副作用等现象。 7.治疗范围广 目前刮痧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凡适用于针灸、按摩、放血疗 法的病症均适用于刮痧疗法,以血液循环瘀滞为特征的各种病症更是刮痧 的最佳适应证,而且对某些疑难杂症也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本疗法既能治 疗急性疾病,也能治疗慢性疾病,凡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五 官科、皮肤科等临床各科,均可用本疗法治疗。随着本疗法的普及推广和 应用,刮痧疗法的适应范围将不断扩大。 刮痧疗法治病,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绝不是什么病都可以用刮痧疗 法 治疗,以刮痧为万能,拒绝其他疗法,这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因此, 应 当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择不同的疗法。可以单用刮痧疗法治疗的, 就 单用刮痧疗法,需要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的,就应当根据具体病情,配合其 他 疗法。总之,以治好病或减轻痛苦为目的,不可固守其一而治之。 二 刮痧疗法的反应 刮痧疗法民间始用治痧证,故称“刮痧”。其实,刮痧并非只治痧 证,还可治疗内外诸多疾病。“痧”的含义:一是指病理性反应(阳性反 应)的“痧”,即称之“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即称 之“痧痕”。但二者“痧”的形、色又有区别,为了不致引起认识上的模 糊,现加以说明: 1.病理性反应的痧象 “痧”是民间的习惯叫法。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 点如粟,以指循扪皮肤,稍有碍手的疹点,或病理性阳性反应物。另一方 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或“痧气”。古人认为,痧证主要是由风、 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 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证。《重订广温热论》云: “夏秋空气最浊,水土郁蒸之气触人,人感受了而发病,发于夏季的,叫 霉雨蒸;发于秋季的叫桂花蒸。这些病都是水土秽气杂合而成。”这些病 就是发痧,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 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征候,故有“百病皆可 发痧”之说。民间所说的发痧是广义的,包括的病症很多,并常常用刮痧 法来治疗发痧一类疾病,就是因为人体受外来风寒或不正之气(时疫)侵 袭后,就会使腠理(皮肤汗腺)固而致密,使外邪郁积体内,阳气不得宣 通透泄而致病。 “痧象”是一切疾病在体表的病理性反应,而刮痧疗法就是利用边缘 润 滑物体(刮具),或手指,或针具,在人体体表一定的特定刺激部位或穴位 上施以反复的刮拭、捏提、揪挤、挑刺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 瘀 血(或出血)的刺激反应(即痧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恢复生 理状态、扶正祛邪、排泄病毒、退热解惊、开窍醒神、祛除疾病的目的。 痧证的主要特征: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 现可分为一般表现和急重表现。 (1)一般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昏脑胀,胸闷,身痛或全身酸 胀,倦怠无力,或头蒙昏胀,胸腹皆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脉沉 细或迟紧。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结聚而不 散,则脘腹痞胀,甚则恶心、呕吐。 (2)急重表现:起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腹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 不吐,欲泻不泻,甚则猝然昏倒,手足厥冷,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 如尸,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暴露,针放无血,痧点时现时 隐,唇舌青黑,或精神恍惚,头目昏眩。 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 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瘀血、肿 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瘀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因 此,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2.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痕" 与“痧象”不同,“痧痕”主要是痧疹出现的部位和痧疹本身的形态 不 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程及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痧 色鲜红呈点状,多为表证,病程短,病情轻,预后多良好;痧色暗红呈片 状或瘀块,多为里证,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随着刮痧的治疗,痧痕 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说明病情正在好转,治疗是有效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