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银杏树/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作者: 曹文芳
出版社: 北京少儿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银杏树/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ISBN: 9787530151068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三岔河口,一座高墩,三户人家。 风铃家的大瓦房在高墩中间,门前有棵高大的银 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三里外都能看到。它是 高墩上**的树,是棵奇树,结出的果实里面有肉, 但没有一叶绿色的心瓣,村里人称它“无心银杏树” 。 天虽亮了,但太阳还没有露出红彤彤的脸蛋。 风铃的奶奶已经坐在墩前的银杏树下缝抹布,针 尖儿在抹布上一行行地走,偶尔扎了奶奶枯枯的手, 奶奶也不觉得疼,只把那手指放在嘴里,吮吸掉扎出 的一滴血,接着缝了起来。 奶奶缝得很认真。 风铃起*后,站在银杏树下,看奶奶缝抹布。 风铃的父亲吴桂柏对老人家每天一早坐在树下拾 掇破布缝,内心很是不满。可他从没有惊动过老人, 只是喊风铃回屋去。 风铃一口拒*:“我要帮奶奶穿针呢。” 吴桂柏瞪了风铃一眼,背着手,昂着头,轻手轻 脚走下高墩,到田头上转悠。 吴桂柏走在青绿的田野上,湿润的气息使他腰板 挺得*直,头昂得*高,一点没有留意田埂上的葵大 妈。 葵大妈多远就看到村长吴桂柏,闪到田埂边的黄 豆丛里给他让路。吴桂柏走到葵大妈身边时,问她一 大早去哪儿了,可他又没等葵大妈回话,就迈着大步 走过去了。 葵大妈看着村长高大的背影,叽咕着:“我去桥 头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 其实,吴桂柏不用问,也知道葵大妈去哪儿了, 不禁在心里暗暗骂着:“这个女人,**到晚在村里 闲荡。” 葵大妈看吴桂柏走到田埂那头,才从黄豆丛里出 来,鞋子和裤管被豆叶濡湿了。葵大妈带着这股潮湿 ,沿着田埂屁颠屁颠地走着,身上的破棉袄一掀一掀 ,头上的绿头巾一飘一飘,趿在脚上的破鞋子噗嗒噗 嗒直响。 葵大妈回到高墩,悄悄杵在奶奶面前,倚着银杏 树,两只胳膊无力地垂着,整个人跟抽空似的,干枯 了,活像插在田地里的稻*人。 奶奶将针尖在银发上磨了磨,问葵大妈:“吃过 早饭了吗?” “早饭还没有煮,去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一条 鱼很长很长,差点把渔网撞破了。那个不要脸的女人 也到河边看你家大呆子捕鱼了。你家大呆子让她喊我 婆婆,真是嚼舌头。” 奶奶叹息着:“有儿媳妇总比没有儿媳妇好。” “我不要那个不要脸的女人做我的儿媳妇,哪个 瞎说,我就打哪个嘴巴。”葵大妈举起手做出一个打 嘴巴的样子。 风铃呵呵直笑:“你打我家大呆子的嘴巴,你就 吃不到大呆子给你的小鱼小虾了。” “我不打大呆子的嘴巴,我打那个不要脸的女人 。” 奶奶笑葵大妈:“活见鬼吧,还打人家嘴巴,人 家打你嘴巴差不多。你不能再骂人家不要脸了,你家 儿子吴二回来,又要打你了。” 葵大妈哑在那儿,不语了,呆呆地看着奶奶一针 一针地缝抹布。 风铃听说哥哥大呆子捕了一条大鱼,抬脚跑下高 墩。葵大妈在风铃身后嚷嚷:“你家大呆子捕的大鱼 有小孩那么长。” 风铃听了葵大妈的话,张开双臂,在田野问一路 疯跑,一口气就跑到桥头。 桥头在两条河流横竖交叉的河岸。南北流淌的是 条大河,白水茫茫,宽大的河面上架了一座拱形大桥 。东西流淌的是条小河,细细长,上面平躺着一座小 桥。 两座桥都架在河流的交叉口,垂直相依,把河的 东西南北都连接在了一起,村里人管这里叫“桥头” 。 村里人在桥头建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房子, 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集市,每天早晨都聚集 了很多人。 夏天,风铃不要上学,几乎天天到桥头来,不仅 仅是来看热闹,而且要到哥哥大呆子家看侄儿羊羊。 风铃才十岁,已经做姑姑了,这让风铃很有面子 ,走到哪儿都喜欢显摆自己长辈的身份,告诉人们: “我哥哥家有宝宝了,叫羊羊,羊羊叫我小姑。” 风铃家只有兄妹俩,哥哥比她整整大十岁,在小 桥北侧,面朝细长的小河砌了三间大瓦房,哥哥靠捕 鱼过*子。 村里人喜欢叫风铃的哥哥“大呆子”,风铃也这 么叫。 大呆子有了儿子羊羊后,摆谱了,让风铃叫他哥 哥。风铃摇摇头:“我喊大呆子喊惯了,喊哥哥喊不 出口。” 风铃依旧叫哥哥大呆子,叫大呆子的老婆杏儿倒 是一口一声“嫂子”。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