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印象梅陇/人文梅陇丛书
ISBN: 9787208159976
梅陇的历史印记 当年梅家弄 梅陇老镇,原名梅家弄。 相传,明成化年间,有梅姓人氏自安徽宣城经商到此 ,后入赘褚家弄褚姓人家,婚后生两子,渐人丁兴旺,扩 建新房,遂形成弄堂屋群,因梅姓人丁胜过褚姓,人们改 口称之为梅家弄。 清嘉庆年间,商市日盛,梅家弄市远近闻名。可是, 在上海地区,当时有三个出名的梅家弄。南市老城厢有东 、西两个梅家弄,而且同属上海县。异地同名,常造成麻 烦,尤其是邮政信函差错颇多。1931年,当地绅士拟将梅 家弄改称“梅龙”(取龙与弄谐音),可又觉得与乾隆皇帝 下江南时所到的“梅龙镇”相混,就商定用“陇”字,既 有别于他人又具田园特色。1933年上海市政府发布通告, 梅家弄改名梅陇镇成为定论。 20世纪90年代,镇政府迁离老镇后,房地产开发迅猛 ,镇貌巨变。同时,行政区划有变,东部地区划归徐汇区 。 朱行镇老街 朱行镇老街,北临淀浦河,南傍老春申港。宋代已有 民宅,明代朱瑄家族世居,俗称朱家巷。清乾隆年间称镇 ,嘉庆时称市,同治年间老春申港疏浚,附近店铺移此, 市面更盛。“巷”、“行”音谐,遂称朱行镇。民国十七 年(1928)市、县分治,以混堂桥为界,镇分治于上海市和 上海县、松江县。东西向老街,长约200米,宽仅二三米。 1949年有商店45家,其中茶馆8家、油酱店7家,烟什和豆 腐店各4家、饭店3家。轧花厂4家。老街有一株300岁树龄 古紫藤。后朱梅公路越镇而过,分为东、西两部分。 朱行地区曾经是海派红木家具的制作_中心之一。20世 纪50年代,上海市政府将原来市内及城隍庙老城厢的红木 艺术家具工厂逐一迁到梅陇镇境内虹梅南路与莘朱路交叉 的朱行老街,此处就成为了上海有名的红木家具制作集散 地,许多家具出口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其中,最 为著名的便是1965年迁至朱行地区的“上海艺术品雕刻四 厂”,其产品全部外销,为海派红木家具出,口赢得了声 誉。 曹家行兴衰 明代时,当地有御使曹闵宅第,建石桥,名曹家桥。 后有丁姓艺人定居于此,见曹氏渐衰,购其房产,繁衍子 孙。清初遂成集市,嘉庆年间称曹家行市。聚落沿马屯港 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后形成东、西、中三条街市,呈工字 形。因棉纺织业衰落和抗战烽火,至1940年前后,商市难 兴。1949年,有52家商店,从业人员90人,其中南什货店 10家、理发店7家、茶馆5家、豆腐店4家、鲜咸肉庄4家。 1949年后,为曹行乡政府所在地。 春申塘 《上海县水利志》所载:春申塘,又名莘村塘。传说 为战国时期春申君开浚,故称春申塘。春申塘为黄浦江重 要支流之一。西起北竹港,向东穿越北横泾进入徐汇区, 在华泾和关港之间入黄浦江,闵行区境内长8公里,途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