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精)/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国成语故事(精)/新课标必读丛书
作者: 编者:新课标研究组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成语故事(精)/新课标必读丛书
ISBN: 9787550259300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非驴非马 出自《汉书·西域传下》,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 。 东汉时,西域的龟兹国与大汉朝廷的关系非常好 ,龟兹国王绛宾经常到中原访问,得到了汉朝的热情 接待。由于与汉朝交往的时间长,接触的比较频繁, 绛宾逐渐对汉朝的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后来就喜欢上 了汉朝的文化。他在长安居住时,总觉得无论是汉朝 的宫殿,还是大臣的官服、宫廷的仪仗,或者汉朝宫 女的气度,都要远远比龟兹国的好。 绛宾回国后,大力推行汉朝的文化,按照汉朝宫 殿的样式造了一座宫殿,官员们都穿上了汉朝官员的 官服,宫中美女也穿戴打扮得和汉朝宫女无异。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绛宾非常高兴,他觉得这和 在汉朝没有什么差别。但西域的风俗习惯毕竟不同于 中原,很多龟兹百姓无法接受绛宾的做法,并对这种 做法大加耻笑,说道:“驴子不像驴子,马不像马, 倒像是驴子和马杂交出来的骡子。” 负隅顽抗 出自《孟子·尽心下》,比喻依仗某种条件拼死 抵抗。负:依靠。隅:山势险要的地方。 有一年齐国闹饥荒,很多人因为没有吃的而被活 活饿死了。。孟子的弟子陈臻知道这件事后,就请求 孟子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忍饥挨饿的 百姓。孟子叹息着说道:“如果这样做,我就成为冯 妇了!”接着,孟子就把冯妇的故事讲给陈臻听。 冯妇是晋国的猎户,因善于和老虎搏斗而出名。 后来他想做一个善人,就决定不再杀老虎了。人们因 听不到他打虎的消息,很快就忘了他。有一年,深山 里又出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很多人被咬死了。当地 几个年轻的猎手联合起来,决心要除掉那只害人的老 虎。找到老虎后,几个年轻的猎手奋勇地与老虎搏斗 ,把老虎逼到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个山势险要的 地方,与猎手们对抗。此时冯妇正好经过;他应猎手 们的邀请,打死了老虎。猎手们都十分感谢他,可很 多读书人背地里嘲笑他。 妇人之仁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形容处事姑息优柔 ,不识大体。 楚汉战争期间,萧何慧眼识英雄,把郁郁不得志 的韩信推荐给刘邦。刘邦虽然把韩信封为大将,但对 他的才能有所疑惑,便问他说:“萧丞相多次推荐将 军,我想将军一定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不知道将 军有什么计策可以击破项羽呢?” 韩信回答说:“项羽十分勇猛,他大喝一声可以 吓倒上千人。但是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项羽十分关心手下士卒,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 是人家立了功,他却不舍得封赏。他的好心眼只不过 是婆婆妈妈的好心眼罢了。”接着,韩信又分析了项 羽的一些弱点和错误,并指出一定可以打败项羽。 刘邦听后很高兴,对韩信更加信任了。 防微杜渐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意指在不良事物刚露 头时就加以防止,料绡其发展。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 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把持着国家的 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忠君爱国的大臣为汉 室江山担忧。司徒丁鸿向和帝上书,建议趁窦氏兄弟 权势尚不大时,及早加以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 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任何事情,在开 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 十分困难。”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 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 弟知道难逃罪责,便都自杀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 政变顺利避免了。 赴汤蹈火 出自三国时期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奔向 滚烫的沸水,踩着炽热的烈火。比喻不畏艰险,奋勇 向前。赴:奔向;汤:滚烫的开水;蹈:踩。 三国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司马氏为争夺国家政 权,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搞得朝廷乌烟瘴气,百 姓苦不堪言。许多文人雅士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到虚 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他们隐居在山 林之中,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内心的苦 闷,“竹林七贤”就是当时的代表。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在文学、音乐和玄学 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由于他的名声很大,司马氏集 团想拉拢他,但他在政治上倾向于曹氏,对司马氏采 取不合作态度,并因此遭到己忌恨。司马氏的奴才钟 会当时也想结交嵇康,多次派人致信,并亲自乘车去 见嵇康。但高傲的嵇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后来, 嵇康被人诬陷,死在司马氏的屠刀之下。 山涛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巨源是他的字。他 因投靠司马氏麾下担任高官,成为司马氏的心腹而遭 到嵇康的厌恶。嵇康觉得和他这种人交往会玷污自己 的清白,于是就写了一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他彻底断绝关系。 嵇康在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狂顾顿缨,赴汤 蹈火。”意思是,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 不安,即使前路是滚烫的开水和炽热的烈火,也会义 无反顾地冲过去。 肥马轻裘 出自《论语·雍也》,意为骑着肥壮的骏马,穿 着轻暖的皮袍。形容生活豪华。 子华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学生。子华出使到齐国, 将母亲留在家中。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拨发 粟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吧!”冉有觉得不够 ,请求再增多一些。孔子说:“再给他十六升吧!” 结果冉有给了子华的母亲八百斗粟米。孔子说:“子 华出使到齐国,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 华丽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救济贫困的人,而不必 赠送东西给富人。”原思是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 九百斗粟米。原思觉得太多,说用不了那么多。孔子 说:“你不要推辞,把多的部分分给你的同乡吧!” P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