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文联大院

记忆深处的文联大院
作者: 宋致新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5.76
折扣购买: 记忆深处的文联大院
ISBN: 9787512685543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回忆性文集。20世纪50年代,武汉解放公园路的文联大院聚集了一群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南下武汉的作家、美术家、音乐家和戏剧家。本书讲述了这些文艺届前辈们在新中国文艺发端时期的辛勤奉献和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他们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在艺术上所取得的丰硕成就,以及文艺家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内容简介

百年徐迟:追踪记忆里父亲(节选) 我小的时候,看电影或者看戏,一个角色出现,总要问爸爸,这是好人还是坏人。爸爸或者 说是好人,或者说是坏人,因为剧情已经把那个角色定下,值得同情的应该是好人,遭人厌恶的 自然是坏人。 有人说,人生也是一场戏,每一个人都在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谁能一言以蔽之,说他就是好人,或者他就是坏人呢?人生的戏比起舞台上的戏,要漫长、复杂、离奇,因此也更丰富,更精彩,更耐人寻味。我们是无法说谁个好,谁个坏,但总可以说,这个角色他演得成功,那个角色是失败的。比如说父亲,这个最为直接、单纯的角色,并不是每个担当父亲角色的人都能成功的。在舞台上的戏,角色成功与否是观众说了算。而人生舞台上父亲的角色应该谁说了算呢? 父亲的角色怎样才算成功,是见仁见智的事。我想至少有两条是基本的,首先他应该爱他的孩子;其次他应该知道怎么样爱孩子。没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有问题,一定出在怎么样爱孩子上。父母亲对子女常说的一句话,“等你们长大了,就能理解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你们好。”如果曾经的孩子,长大之后,或者自己成了父亲之后,才能理解父亲,那只能说是理性的成功,而非真正情感的成功;不管什么时候,从小到大,哪怕到了晚年,如果有人再回忆起自己父亲,有的只是快乐体验和幸福回忆,是不是更好呢?有时候我们以为爱孩子就可以主宰他,占有他,操纵他,包办他的。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说自己对父亲的人生体验。每想到父亲,我心中就永远保留着快乐体验和幸福的回忆,无须理解,我知道他是为我们好。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他讲他的父亲——我们的祖父的故事。他是一位严厉的父亲。父亲说,祖父经常要检查他的学业,定期叫他来背书,书桌前放有一把戒尺,上面有四个大字“触目惊心”,背不出来,不仅触目惊心,更有皮肉之苦。书背得出,祖父也是板着面孔,丢下几块饼干,以示奖赏,他是从来不当面夸奖的。所以父亲对祖父的印象是严肃、严格和严厉。不过他也常深情地对我们说:你们多么幸福,我在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听得出父亲对“三严”的祖父,洋溢着敬佩和眷恋的感情,但似乎还有某种遗憾在心底埋藏着。 本书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南下武汉的文艺届前辈们的艺术成就和真挚情谊,所讲述的关于对历史的忆念,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发展的缩影。 ☆这是一部制作精美的回忆性文集,采用四色印刷,图文并茂,装帧精良。 ☆本书作者皆为老一辈文艺家的后代,其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