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40
折扣购买: 小抱怨也是正能量
ISBN: 9787568233330
彭麦峰,原名彭剑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教育系,现居北京。爱好写作、音乐、影视等一切有意思的东西,出版《尼采的幸福哲学》《世界变了,你再不变就晚了》《每天10分钟,学点*纵术》等,另有网络小说点击量超百万。
一、我被“零抱怨”的励志大师忽悠了 在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坚定地认为抱怨是 无能的表现,可是却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抱怨的念头, 于是每次抱怨过后,我的内心便羞愧不已。但不管我 经历多少次羞愧、多少次深刻的自省,之后的我还是 会抱怨,而且如果不抱怨那么一两句,就没法进入正 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心里烦躁不安。我好生困惑, 这是为什么呢?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抱怨不是一件好事,人只 有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才能好好做事情,做好事情 ,而且还给我列举了很多例子,让我明白“抱怨”是 毫无用处的不理智的行为,“不抱怨”才是一种健康 、向上、值得追求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从小就接* 了这一观点。可是当我的年纪越来越大,我反而开始 不明白了,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抱怨是一种不被人认可 甚至被人鄙视的行为,自己怎么还是忍不住想要去抱 怨呢?难道我的自我控制能力真的有这么差? 为了根治我的“抱怨”,让我可以*好地生活, 不被人鄙视,我不惜花血本报了许多励志大师开办的 各种课程。但很不幸的是,大师们告诉我的,依然是 我从小就明白的那个道理——抱怨是毫无用处的且不 理智的行为。好吧,很明显,大师们在不厌其烦地告 诉我这个道理,而我也一如既往地明白这个道理,但 *可悲的事情是——我依然做不到大师们所说的“零 抱怨”。 对于无法做到“零抱怨”,让我既恼火又痛苦, 以至于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生存在这个世界 上,像我这种总有抱怨情绪的人是不是多余的,或者 ,我根本就不是这个地球上的生物,要不然,我怎么 这么不符合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呢? 直到有**,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才让我有了继 续“活”下去的勇气,才让我相信,原来,我是个正 常的地球人啊!我是从中国*报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 ,新闻里引用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 时的*记,季先生在*记里抱怨道:“不是你考,就 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整天都在预备 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 test,就是reading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 不了。”这则新闻被多家媒体迅速转载,震惊了许多 人。同样,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啊!原来大师级的 人物也会抱怨!”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坚定了“人是 要抱怨的”这个念头。有**我去参加一个励志大师 的课程,正逢大雨,当我赶到的时候正巧在电梯间遇 到了那位有名的励志大师,只听他正在对他的助手说 :“这个地方的交通怎么这么糟糕,才下这么一点雨 ,就堵成这个样子,害得我都要迟到了,还到处都是 积水,真不知道这些城市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啊 !原来站在演讲台上教育大家不要抱怨的大师,遇到 不顺心的事情也是会抱怨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忽悠我 做到“零抱怨”呢? 有了这些例子,我开始大胆抱怨起来。以前每天 早晨上班的时候搭乘可以把人挤成照片的地铁,我只 是默默忍耐,用励志大师们教的“零抱怨”法则来疏 导自己的郁闷情绪,像什么转移注意力啊,换角度思 考问题啊诸如此类的办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努力不 让自己有任何抱怨的情绪。现在,我不再让自己沉默 了,我一边挤一边抱怨:“地铁公司真是没智商,就 不知道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多加几个班次,害的人都挤 得喘不过来气了……”正当我如此抱怨的时候,就听 到边上有人响应说:“可不是吗,也不知道地铁公司 怎么想的,一点都不灵活。”接下来边上几个人都开 始七嘴八舌地抱怨这拥挤的地铁,那一瞬间,我忽然 觉得我内心里因为挤车产生的烦躁情绪缓解了许多。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对这个情况不满意,原来很多人 都在心里抱怨着。原来,我的抱怨是正常人的正常反 应。我将“不抱怨”和“抱怨”两种行为做了一个对 比,发现以前自己不抱怨,用各种方法来调节情绪, 既浪费时间又折磨自己,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而简 单地抱怨几句,就能将我内心的积郁一吐而空,心情 也随之轻松愉悦起来。 因此,我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零抱怨”并 不是应对生活的*好方式,有效的抱怨才能*好地应 对这个节奏紧张的社会。至此,我恍然大悟,原来励 志大师们在集体忽悠我。不抱怨的世界,根本不会存 在,也不是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好的方法! 与其努力做到励志大师所说的“零抱怨”,还不 如让人们相互理解抱怨产生的原因,包容抱怨或者制 造机会供人发泄抱怨,以此来达到减压的目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