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儿女--英模卷

党的儿女--英模卷
作者: 编者:杨凤城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12
折扣购买: 党的儿女--英模卷
ISBN: 97875639468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孟泰——艰苦创业,爱厂如家的“高炉神仙" 英模小传: 孟泰(1898—1967年),原名孟瑞祥,曾用名孟宪 钢。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6年、1959 年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历任配管组长、技 术员、副技师、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 。1967年在北京病逝。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孟泰被调回鞍 钢工作。在鞍钢,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为鞍钢的 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 范的英雄谱里,永远记载着他光辉的名字。 刚回到鞍山钢铁厂工作的时候,正是东北开始进 入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新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 在战败撤退时毁坏了机器,炸毁了高炉,所以此时的 鞍山钢铁厂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就是空壳一个。钢 厂炼不出钢铁,怎么能够支援国家建设呢?他恨不得现 在就能让高炉恢复工作,燃起熊熊烈火,冶炼出通红 的铁水。 从此,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在厂区 都能看到孟泰那奔波忙碌的身影。机器备件被冻在冰 雪里,他就冒着严寒抠出来;废铁堆里有材料,他就 不顾疼痛扒开了寻找。每天泥一把、油一身、汗一脸 ,他捡回了数不清的零件。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 钉、一件件备品,被他寄存在一间铁房里,这就是后 来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孟泰艰苦创业的精神受 到上级部门和鞍钢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以他为榜样, 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交器材运动。修复炼铁厂的2号高 炉,所用的管件大部分来自于“孟泰仓库”。1949年 6月27日,修复后的2号高炉生产出第一炉铁水。谁也 不曾想到,孟泰捡拾零件的举动,为鞍钢恢复生产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泰爱厂如家,把高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孟泰主动担任 护厂队员,他把行李扛到高炉上。每当空袭警报响起 ,孟泰总是第一时间拎着大管钳,飞速跑到高炉总水 门旁,准备随时用身体护卫高炉。1950年8月的一天 ,4号高炉炉皮烧穿,铁水与顺着炉皮而下的冷水相遇 发生爆炸。孟泰不顾自己的安全,立即冲上了炉台, 迅速地用铁板将水流引离炉皮,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 处理措施,这才避免了一次大事故的发生。同年冬天 的一个晚上,高炉水门被堵,孟泰用脚踹碎表面的冰 层,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用手抠除堵塞的杂物,恢复 了高炉循环水线。当工友们把孟泰从冰水中拉上来时 ,他全身已经被冻僵了。钢铁厂的工人们都十分敬佩 他,称呼他为“老英雄”。 几十年来,孟泰跟高炉循环水打交道,积累了丰 富的工作经验,创造了一套维护操作法,即“眼睛要 看到,耳朵要昕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他只要 把手伸向流淌的循环水水流,便可对出水的温度、压 力及管路流通的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无论高炉循环 水出现什么样的故障,他都能解决。在工友们眼中, 他就是一个“高炉神仙”。 孟泰朴实无华,但他爱国爱厂,始终保持着工人 阶级的本色,形成了著名的“孟泰精神”。这种精神 一直激励着那些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 人物心语 当人民代表就得心甘情愿给人民办事,自己少吃 几顿饭,晚睡几回觉都是值得的。把老百姓反映的事 解决好,才能吃得香,睡得着,才配当人民代表。 ——孟泰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