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禅心无语(精)/普隐文库
ISBN: 9787100202305
圣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首席专家,《佛学研究》主编。著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摄论学派研究》《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慧心》等。 关联书目: 1. 圣凯:《慧心》,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商务印书馆,2020年 3. 圣凯、[新加坡]惟俨编:《汉传佛教寺院与亚洲社会生活空间》,商务印书馆,2021年 4. 圣凯编:《汉传佛教与亚洲物质文明》,商务印书馆,2021年 5. 圣凯:《信心》,商务印书馆,2021年
平兴寺的遐恩 站在对岸的山间小路上 ,回望着这座令我魂牵梦萦 的寺院——平兴寺,我不禁 泪如泉涌,犹如流浪多年的 游子见到故乡那一刹那,心 中充满着感动。 两座小山如两只手将它 轻轻地环抱住,它就如婴儿 一般,在母亲的怀抱中静静 地仰躺着。一条涓涓小溪轻 轻地为它哼着催眠曲,缓缓 地流向远方。远处群山层叠 ,隐约可见;青竹翠林,给 这座小寺带来清净离尘的胜 境。它很小,其中只有一座 大雄宝殿依山而立,围着大 殿的两旁及前面建有僧房三 幢。大殿巍峨雄伟,透出古 老佛法的庄严与凝重;僧房 是现代民房建筑,外面涂着 黄色的油漆,映现出佛法的 活泼与适应时代的特征。佛 法就是这样,古老而又适应 时代,庄严而又不缺活泼, 凝重而又不失生命力。这一 切都在这座小寺院中完美地 旱现出来。 晨雾缭绕,群山还在黎 明的梦乡中静静地卧着时, 山寺的钟声已悠悠地传出, 响彻群山幽谷,惊起林间飞 鸟。它们呼啦啦地拍着翅膀 掠过山寺的上空,飞向远方 。于是,一切都动起来了! 许多房间的小窗都露出晕黄 的灯光,给黎明的山谷带来 几分神秘。紧接着,那如海 潮汹涌的诵咒声、抑扬顿挫 的梵音颂呗和断断续续传出 的木鱼声,穿过晨雾的幕幔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万 物未动之时,僧人的祈祷声 已先响起:愿国泰民安,世 界和平;佛日增辉,法轮常 转! 沿着那条山间小路走去 ,身后的平兴寺被群林遮挡 得只剩下隐隐约约的几点颜 色。而眼前出现一大片茶园 。那绿油油的茶树被僧人们 修剪得整整齐齐,仿佛一排 排绿色的士兵在接受检阅。 平兴寺还有几亩水稻田。最 多的是地瓜园,听老和尚说 ,最多时可年产六千公斤的 干地瓜丝。因为平兴寺在“ 文化大革命”时是僧人接受 改造的农场,所以老和尚们 便在周围植树种竹,开垦土 地。古老的“一日不作,一 日不食”的遗风在这里很好 地得到发扬。 早饭后,你可以看到许 多僧人纷纷拿起扫把,各自 扫着寺院的每一个角落,愿 寺院清净离尘,更愿扫除心 中的尘埃。这时,你如果走 到山岗上,眺望着苍茫的大 海,就能看见一轮朝阳正在 冉冉地升起,山下小镇炊烟 袅袅,晨雾如白纱缠绕在山 间,久久不散。在晨雾中, 隐隐约约传来机器的发动声 ,很难想象,人世间的烦嚣 是在如此静谧的清晨中动起 来的。盘山公路上努力往上 爬的车辆,令人感到人世间 的悲哀:辛辛苦苦为了谁? 烦烦恼恼又是为了谁呢?在 悲哀中,恍惚有脱尘离世之 感。 夕阳西下,当太阳将那 余晖遍洒大地时,你可以发 现寺院里突然人多起来了。 那黄色的小公路及灰白色的 石路上,有许多僧人在散步 。有的两三人一群轻轻地细 语,谈论着佛法,交换各自 的修学体会;有的则手持佛 珠独自漫步,那悠然自得的 神态,令人感到离俗的气质 ;最令人感到可爱的,是那 几个年轻的小和尚,他们在 与那只看守寺院的狗玩耍, 惹得那狗“汪汪”直叫。山林 中传来小鸟归家的呼唤,凉 风阵阵掠过。这一切犹如世 外桃源,与世无争。 深山小寺的夜,那是真 正的夜。僧人晚课后,那如 风、如雨、如雷的鼓声震落 白昼那一点光亮,夜幕便悄 悄地降临。有月的晚上,月 明风清;无月的晚上,沉寂 寥旷。无论是有月还是无月 ,小寺永远显得那么静谧。 一切白昼的尘嚣都沉静了, 心中只剩下一片空灵,这是 用功修学的最佳时间。从淡 淡的灯光中可以看到,有人 在伏案疾读,有人在礼佛拜 忏;有人则索性关掉电灯, 燃起心中的光明,孤身静坐 。夜空下的山寺,充满着宁 静与安详。 平兴寺虽然带点子孙寺 院的色彩,但实为十方寺院 。这里云集着全国十几个省 市的僧青年,他们在一位中 年法师的指导下,专研戒律 ,弘扬南山律宗,在修持上 则以净土为归。佛法传至今 日,戒纲衰颓,佛教的自身 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佛 教大德们大声疾呼振兴佛教 时,这位中年法师早已悄悄 行动。他从佛教的最根本处 ——戒律人手,创造一种学 戒、持戒的条件,让一代僧 青年有安心立命之处。佛法 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首先 ,只有三五个人住下来,之 后渐渐地增多,至今则有二 三十人。他们学习佛陀制定 的金科玉律,了解原始佛教 的生活,并将所学付于生活 实践之中。他们用钵吃饭, 半月诵戒,结夏安居,过午 不食。最难得的是他们能持 金银戒,这对这个金钱至上 的时代无疑是一个提醒。他 们穿着佛陀时代那样的黄色 袒肩袈裟,如黄色的吉祥云 ,在寺院内外飘荡。 当人们对佛教感到失望 时,是否能从这座小寺里看 到一点希望;当佛教界提出 加强自身建设时,是否能从 那些僧青年的身上找到人手 处;当人们只埋怨佛教的衰 败而不愿多做一点时,是否 应该学学那位中年法师,悄 悄地为佛教做点事情?无论 是在家佛教徒,还是出家佛 教徒,对于佛教的兴亡,每 一位佛教徒都有责任。 平兴寺,这座曾经孕育 我法身慧命的寺院,正在向 世人宣示佛法的庄严与生命 力。 P3-6 喧嚣时代里的禅思沉吟 。? 本书系“普隐文库”子系列“普隐心语”之一种,记录作者对于人世间一切现象的思考与感悟,贴合时代思潮,令阅读者在当下时代的虚浮空气里,感受思想与文字的静气。 ? 七十余篇哲思随笔,文句精辟,见解深刻,给予阅读者慰藉与启迪。 ? 辑封配以作者亲摄的风物图片,简洁素雅,展现历年来行脚之处的自然与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