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作者: 明庆忠//娄思元//郭向阳//吴建丽//胡莹等|责编:石卉//吴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148.60
折扣购买: 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与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ISBN: 978703068914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概况
  **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范围与旅游发展条件
  一、云南省边境地区概况
  云南省边境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其与越南、老挝和缅甸3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南下陆上通往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依据《云南省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2016—2020年)》划定的“边境地区”,自滇西北向滇东南依次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称西双版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共8个边境州(市),土地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82.9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1.4%和39.9%。云南省边境州(市)旅游资源赋存丰富,主要产品类型涉及边境观光休闲、边境商贸会展、边境科考探险、边跨境民族风情、远征军抗战文化、南疆边关文化和边境历史文化等。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边境地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84处,且旅游资源特色差异明显,部分边境州(市)(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等)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边境地区旅游发展条件
  1. 区位条件
  本书着重从地理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经济区位和旅游区位五大维度来全面阐释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存在哪些优势区位,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条件
  2. 资源禀赋
  云南省边境地区因宜人的水热条件,光照充足,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加之喀斯特地貌的孕育,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基本上涵盖了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地文景观、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天象与气候景观等旅游资源类型。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统计,区内部有8个主类旅游资源、31个亚类与125个基本类型。按照旅游资源主要功能划分,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类见表1-2。
  表1-2 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类
  3. 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云南省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与全国东中部省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但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等一系列政策红利文件的颁布,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的进一步践行与深入实施,云南省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由2000年的487.7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200.5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44%(图1-1),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加之云南省边境地区与越北、老北、缅北的旅游合作机制和平台搭建日趋完善,且政府间跨境旅游合作的意愿和意识逐渐增强,这些均为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的深化务实合作与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与经济基础。
  图1-1 2000~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GDP变化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01~2016年)
  4. 人文环境条件
  云南省边境地区共包含8个边境州(市),覆盖人口1882.9万人,土地面积为20.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云南省的39.9%和51.4%。边境地区共分布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包括16个跨境而居民族。边境各民族之间大多语言相通、风俗相近、文化同源,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具区域性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婚丧嫁娶、文字语言、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特色。与此同时,边境地区留存的红色文化抗战遗址、烈士陵园、宗教建筑、边境口岸、界碑、界河、国门等边境建筑和石窟、壁画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均会勾起游客极强的好奇心。此外,边境地区内部不同边境段均有不同的地方性浓郁的旅游商品销售。例如,西双版纳州的木雕工艺品、腾冲市的翡翠、各民族的服装等,每种商品的文化内涵设计,均对边境民族地区地方人文性的彰显与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总之,边境地区内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遗址古迹、人文性特色商品等人文性特色浓郁的一系列吸引物因素均为边境旅游的开展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基础。
  第二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一、边境地区旅游发展规模
  总体来看,2000~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图1-2)。国内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35.5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86.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80%,增长速度较快;国内旅游人次由2000年的1116.86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0 365.09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6.01%,增长速度略逊于国内旅游收入。深入研究发现,2000~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的持续增长分为两个阶段,**阶段(2000~2009年)为持续低速增长阶段;第二阶段(2010~2015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究其原因可知,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等文件,均为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与保障。
  图1-2 2000~201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01~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