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4.50
折扣购买: 正经/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ISBN: 9787540339258
卓鉴第一 【提要】 本卷所选取的四个故事分别从初入仕途、身居高 位、与同事交往、避开政治旋涡等几个方面,告诫从 政者要善于洞烛先机,具备远见卓识。 【原文】 目虽明不能见其睫,蔽于近也;登高而望远,视 非加察而嘹若指掌。人之识量相万,岂不信欤?懵者 暗于当事,智者烛于先机,如鉴所悬,维高莫掩矣。 夫前人已事,卓尔有立,其辨妍媸,规得失,料成败 ,超超乎鉴无遗照者。余不敏,窃愿于此借鉴焉,爰 约勗而备论之。 【译文】 眼睛虽然明亮,但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这是由 于距离太近;登高远望,视力并没有增加,然而看远 处却好像看手掌一样清楚。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 力千差万别,这一点难道能不承认吗?糊涂的人不明 白眼前的事情,聪明的人却能洞察先机。认识能力就 像悬挂一面明镜,角度越高越无法遮掩住它的光明。 前人的经历中,有不少突出事件,他们辨别好坏、区 分得失、预测成败,高超得像明镜般一览无余。我并 不聪明,很愿意在此以历史实例作借鉴,从中选择一 些出来并一一加以论述。 【原文】 宋范纯夫言:“曩子弟赴官,有乞书于蜀公者。 蜀公不许,日:‘仕宦不可广求,人知受恩多,难立 朝矣。”’ 【译文】 宋代的范纯夫说:“从前,蜀公子弟中有人要赴 官上任,向他请求题字,蜀公不答应。蜀公说:‘当 官的人不能到处求人,别人知道你受人恩惠多,你就 难以在官场立足了。”’ 【原文】 汉马援尝谓梁松、窦固日:“凡人贵当可贱,如 卿等殆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松后果 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译文】 东汉的马援曾经对梁松、窦固说:“普通人富贵 之后应当经受得起贫贱,可你们却不可以再过贫贱的 生活。身处高位要牢牢把握好自己,希望你们好好考 虑我的话。”梁松后来果然因为过度富贵而招致灾祸 ,窦固也差一点如此。 【原文】 汉建武中,诸王皆在京师,竞修名誉,招游士。 马援谓吕种日:“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 通宾客,则大狱起矣。卿曹戒慎之。”后果有告诸王 宾客生乱。帝诏捕,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种亦与 祸,叹日:“马将军神人也!” 【译文】 东汉建武(25—56)年间,各诸侯王都住在京城 ,竞相树立自己的名声,招揽游说之士。马援对吕种 说:“朝廷和各诸侯王同时壮大,而原来的防范措施 却没有建立起来。如果过多地招揽宾客,大的案件就 会兴起。你们应该谨慎小心。”后来果然有人告发各 诸侯王的宾客作乱造反。皇帝下令逮捕,加上相互牵 连告发,被处死的有上千人。吕种也因此而遭祸,他 感叹地说:“马援将军真是神人呀!” 【原文】 申屠蟠生于汉末,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 白公聊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 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日:“昔战国之世,处士 横议,列国之王,互相拥嘹先驱,卒有坑儒焚书之祸 ,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山间,因树为屋,自同 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惟蟠超然 免于评论。 【译文】 申屠蟠生于汉朝末年。游士汝南郡范滂等人攻讦 朝政,评论是非,从公卿以下的官员们都奉迎跟随。 太学生们都争相仰慕他的作风,认为文人学士即将执 掌朝政,在野的士子又将被启用。申屠蟠独自感叹说 :“以前战国时代,士子们各发议论,各国的君王相 互争着对他们表示礼遇,不惜亲自手持扫帚清扫道路 、亲自驾车相迎,最终引发了秦朝焚书坑儒的灾祸。 如今的状况也与当时一样。”申屠蟠于是隐居在梁国 的砀山中,靠树建屋,自己同佣人一样地干活。申屠 蟠隐居仅仅只有两年,范滂等人果然遭受党锢之祸, 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处以其他刑罚。只有申屠蟠不在 党锢之列,免于被怀疑议论朝政。 辨奸第二 【提要】 本卷根据辨别奸恶的难易程度和危害大小,通过 一些具体的实例,对于公开作恶与暗地为非作歹的两 类奸人予以区分、辨别,告诫从政者面对宵小奸恶时 所应采取的立身处世之道。 【原文】 太公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 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 公日:“此齐之高士也,奈何诛之?”太公日:“夫 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 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使一 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