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旅游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时尚玩家
ISBN: 7503223928
凤凰卫视有一档节目——《音乐无限》开播之初,节目已经做得有声有 色。其主持人面对镜头没有丝毫拘束、矫情,那就是梁永斌。 最初,为他敲开音乐世界大门的就是一张黑胶唱片,而今他早已成为专 业的黑胶收藏人士。 梁永斌从电台到电视台,从广州、香港再到北京, 从南到北,从广播到电视,他的事业始终和音乐有很大关系,然而最初敲开 音乐世界大门就是从第一次听黑胶唱片开始。刚刚小学毕业的时候,社会上 流传最多的还是当时的样板戏,“那种很硬”、形式单一的音乐;第一张黑 胶唱片带来了通俗歌曲,带来“世界上好听的声音”,也由此让他迷上了流 行音乐。 收藏一种心情 “黑胶唱片对我来说有意义,并且基本上每一张唱片都有一个故事可讲 。于是就一直收藏到现在。” 梁永斌收藏的第一张黑胶唱片是邓丽君的唱片,那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 。制作精良、设计考究,邓丽君温柔的声音就像在耳边轻轻诉说,“一听就 很喜欢”。而在迷上流行音乐之后,他发现世界真的很大——“门一打开, 才知道除了邓丽君之外,还有许冠杰、徐小凤、山口百惠、甲壳虫、卡彭特 ,取之不尽,永远都有新鲜的声音。” 音乐开启的不是简单的世界,黑胶唱片带给他的也不仅是一种音乐—— 对他而言,每收藏一张黑胶唱片就是珍藏了一段与之有关的故事。每当音乐 一响,仿佛所有和这音乐有关的人、事、场景,都重现在眼前。此时此刻, “就会觉得生活实在美好,特别是有音乐陪伴的时候。”对于一个爱好收藏 的人来说,收藏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此。 为了寻找一张心仪已久的黑胶唱片,梁永斌花费的心思也不少。现在生 产黑胶唱片的公司越来越少,许多唱片又因为年代的久远更不易得到。从网 上看信息、经常光顾唱片店,或是去二手市场上淘都是他获取黑胶的途径。 经常在香港和内地两边跑的他,有一些便利条件。每次到香港他都会去一条 专门卖二手货的街,那里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黑胶唱片的集散地,现在这条街 针对的也基本上是和他一样有收藏爱好的人。也就是因为如此,梁永斌还混 熟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想收藏一张好的唱片有时并不容易:第一,不好找:第二,存放也比较 麻烦,占地方。他在北京的家有专为唱片留出的房间。“黑胶唱片是不能平 放的,要竖起来。否则,会影响到音质。同时,还要控制房间的干湿度。” 在他的收藏里,最久的唱片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华语的唱片、外语 的唱片,都记录着他听音乐的轨迹和偏好。像所有有收藏癖好的人一样,梁 永斌会为了某一张唱片跑遍大大小小的唱片店,真的是像沙里淘金。“比如 说我自己喜欢的,或是当年我知道的某个系列,已经收藏到第几张了——如 同集邮,特别想拥有整个系列。一旦知道它的存在,就会想方设法拥有它。 ”温暖的粗糙感 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缘故,从黑胶到磁带、再从磁带到CD,以至到现在 的MD,一代比一代强,黑胶唱片变得也越来越稀罕。即便是这样,在梁永斌 心目中,依旧没有什么可以代替黑胶唱片——“这么多年过去了,唱片也还 是叫‘唱片’,音乐就是以这种载体而显得更加形象。”而且黑胶从设计到 印刷、制作又特别考究,拿在手里有着与众不同的质感。尽管高科技的产物 有千般好处,但黑胶唱片独有的品质也是不可代替的。“这是我收藏的一个 原因。就像打开书,打开资料一样。“他享受着黑胶唱片世界中的乐趣,把 唱片分为不同类型——设计突出的、有纪念意义的,或是喜欢的歌手。这一 切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奇妙的世界。 音乐载体的变化,也让听者为每一位歌手划分出不同的时代。有些人属 于黑胶、属于记忆:有些属于MD,属于进行时。梁永斌在听音乐的时候,也 会把歌手划分不同的时代,比如“黑胶歌手”、“录音带歌手”。虽然流行 音乐进入中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录音带开始的,中间有个断层,但他 还是觉得黑胶唱片是音乐最完美的一个载体。 尽管”黑胶时代”的潮流已经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渐渐远去,但聆听的 感觉却不会因此而走远。在许多人眼里,黑胶唱片像是一条重回上个世纪的 通道,而对梁永斌来说,听黑胶不是纯粹的怀旧。“我是觉得音乐以这种方 式传送和表达的时候特别有质感,与众不同。对我耳膜的刺激是一种享受。 ”“因为摩擦的关系会产生静电,有‘噼啪噼啪’的声响,也正因为这个才 会特别有感觉。”当空气中传出的音符伴着“噼啪”声响时,音乐会因此带 有一种温暖的粗糙感,像有了皱褶的衣服,反而让人觉得亲近。 主持人是忙碌的,梁永斌也不例外,从南到北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但 为事业打拼的理性,并不能完全代替他为音乐而生的感性。除了工作,懂得 享受的男人才是会生活的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平时做做运动、在家倒腾倒 腾黑胶唱片、听听音乐——紧张后的松弛,是他享受的状态。 生活因细节的美丽而变得精致起来。就像自己下厨为好友做一桌广东菜 ,“就是这种平凡的细节构成了生活。”做饭、运动、享受音乐、舒服地睡 一觉,对他来讲都是有滋有味的事儿。 简单却有质感,他的生活像黑胶唱片一样,旋转,不息。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