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0.70
折扣购买: 雅活 世间味道
ISBN: 9787559839046
肖于,本名王雪飞, 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入选浙江省第八批“新荷计划 ”人才库。文章散见于《解放日报》《杭州日报》等,著有《都是好时光》,与人合著《唯食物可慰藉》。
糖蒜 糖蒜有两个口味:一 种是咸口的咸蒜,长得一 身酱油黑;一种是酸甜口 的糖蒜,棕黄色的半透明 。 糖蒜好不好吃呢?刚 腌好的糖蒜可以当零食吃 。 腌糖蒜的坛子都不大 ,就是那种鼓肚子粗陶坛 子,四五十公分高,里面 能塞个两百头。糖蒜刚腌 的时候,不够入味,还有 点生蒜的味道,要过上两 个星期才觉出鲜甜。 糖蒜坛子放在室外, 坛口盖个铝皮的小盆子。 太阳尽管晒着,小雨也偶 尔淋着,糖蒜在里面一天 天变得好吃了。 有天,感觉时候差不 多了,我姥拿着一个小盆 ,想捞几头糖蒜给大家尝 尝。刚腌好的糖蒜味道最 好,蒜的辣味已经消解在 糖醋汁里了,正是酸甜适 口,不仅大人爱吃这口新 鲜劲儿,小孩儿也超级爱 。 姥麻利地揭开铝皮盆 ,揭开封好的纱布口,一 坛子糖蒜居然没几个了。 不用问,一定是表弟干的 。没来得及逃跑的表弟被 抓住,屁股上挨了几个巴 掌,一点都不冤。咋那么 嘴馋呢?咋不想想别人呢 ?真气人! 表弟其实从来不缺嘴 儿,是一大群表兄妹中家 里条件最好的。表弟皮得 很,胃口也出奇地大。他 什么都爱吃,什么都抢着 吃。有一次,表弟跟着我 姨回姥家,姨带着孝敬姥 爷的香蕉、苹果(三十年 前的东北,水果品种非常 少,新鲜水果已经很高档 了)。姨高高兴兴地把水 果放在茶几上,我姥爷就 瞟了一眼。我在床边坐着 ,看到一大袋水果,在旁 边暗暗吞了下口水,表弟 却贼溜溜地朝我笑。 没一会儿,房间里没 了大人,表弟猴子似的拎 了水果袋子飞一般跑出去 了。我没跟去,转过一间 房,找大人去告状了。姨 大骂着“小兔崽子”,一边 穿上鞋跑出去找儿子。 表弟跑到门口,过了 马路,到下坎儿的玉米地 里,吃了一袋子香蕉,吃 不光的分给了邻居孩子。 表弟被拧着耳朵领回家, 挨了一顿骂,他是不在乎 ,可惜了,我一口没吃到 。 物质条件最好,模样 最帅气的表弟是姥家里唯 一不爱读书的孩子。姥的 十一个孙辈的孩子中,表 弟读书最少。长大后,表 弟却是我们这一辈中最有 钱的人,他开了家政公司 、装修队、珠宝店……比 起读书外出他乡打拼的我 们,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安 逸。 幼时,我熟悉的故乡 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我 姥生了九个孩子,除了早 早过世了一位,还剩下八 个孩子。八个孩子都成家 了,家中人都在铁路、钢 厂、纺织厂、水泥厂上班 。那时候,围绕厂子生活 的一家人过着充满秩序的 生活。谈不上多么好的生 活,可是踏实、有安全感 。 到了九十年代末,重 工业失去支撑,大厂纷纷 瓦解,年富力强的父辈难 以避免下岗的局面。有些 车间每个人分两麻袋大米 ,然后就解散了;有些车 间给每个人分了一块地, 让技术工人们土里去刨食 ;还有些人原本家底就不 富裕,一下岗只能四处打 零工,原本低人一等的种 田的爸因为承包了几十亩 地,吸引了很多工人来帮 忙。下岗工人的人力很便 宜,一天十元。他们活干 得不好,因为不会做农田 的劳动,一切对他们来说 ,都要从头学起。好在, 这并不难。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紧 巴,下岗后变不出更多的 钱。我们还小,在长身体 ,也需要读书。家里的女 人们除了操持家计,闲时 打打小麻将,就只是监督 孩子学习。姥家的人就信 一条,只有学习好才能离 开东北,只有离开东北才 能过上更广阔的日子。 “人世苍茫,终究还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叫它——故乡。哪怕回不去,也总在心底念想。对我,这点念想可能是咸的味道,是泪水的味道,是能生出气力的味道,是从古至今一代代人,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好,曾咀嚼过的别离的味道。” 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东北人,我对这本书有一种独特的偏爱,因为作者所经历的,与我和我所知道的东北人是如此相似。东北人在东北,那片土地肥沃、美丽;东北人在他乡,他乡便是故乡,他们把自己浑身的干劲和热情都奉献给他乡。但是心里总是藏着那个叫“东北”的故乡,几颗花生米,几杯热辣辣的白酒下肚,甚至几口蘸酱菜,都能让一个东北人瞬间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阅读此书,我仿佛在与一个老乡唠嗑,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和幽默,都能在这本书里尽情释放;合上书,我和老乡还要为生活、为人生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