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欢喜自在
ISBN: 9787309088236
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含括“慈善” “医疗” “教育” “人文”四大志业。二O一O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奉持不懈。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茁壮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秉慈运悲行于菩萨道,同心实践证严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曾获颁——二OO九年国际慈善论坛“国际慈善功德人物奖”、二OO八年世界佛教友谊会“全球佛教贡献奖”、二OO七年日本庭野和平基金会“庭野和平奖”、二OO四年加州美国亚裔联盟“亚美人道关怀奖”等众多国际性荣誉。
移民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 “社会治安不良,想移民到国外。” 移民真的好吗? “公”是无私,“益”是无损。公的反面就是私—— 有公就无私,有私就无公;而益的反面就是损——有了损 就没有利益,有了利益就没有损害。 要净化人心,必须先去除“私我、小我”的一念心, 去除私我才能成就大我,有了大我才能公正、利益人群。 目前的社会为什么会这么乱?就是有了这分“私”, 自私的小我,使得人心有了毛病。人心有哪几种毛病呢? 有贪、嗔、痴的毛病,这些都是源自小我与自私。人人如 果都能去除这分自私与小我,自然就会扩大心胸,培养出 诚与正,大公无私的心态。 日本人说“我”是“私”,所以凡事只想到“我”, 就是有私心。我们要把“我”打开,才能容纳社会大众; 社会是大家的,国家也是大家的,要社会安定,每个人都 有责任。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社会治安不良,想 移民到国外。”这实在是太过消极的做法。我们的祖先辛 苦建立家园,开垦了这块美丽的宝岛,我们怎舍得丢弃呢 ?移民真的好吗?在国内我们做自己的主人,到国外是寄 人篱下啊!异国他乡再怎么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地方有草 根香呀!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心念,那就是:要用什么方法 ,促使台湾更美好、进步,使台湾能不治而安! 缺爱症 现在社会的病因到底出在哪里呢? 只有一项——缺爱症。 今天社会为什么会乱呢?为什么会让很多人过着惶恐 的日子呢?现在的社会真的病了,我们应该为社会的病态 做个诊断。现在社会的病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只有一项— —缺爱症。 既然患了缺爱症,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以“用慈施 悲”作为缺爱症的药方。 很多人常把慈悲挂在口上,但要如何发挥慈悲的功能 呢?在“慈”字的前面多加一个“用”字;“悲”字前面 多加一个“施”字,所以是“用慈施悲”。 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尽管这两个字的 境界非常高,但如果没有发挥效用,也只不过是个口号、 名词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彻底加以实践。 慈就是爱,但不是污染的爱,而是清净的爱。爱得心 无挂碍、无烦恼,才是清净之爱。清净的爱是“予乐”, 与我没有亲友关系、甚至从未见过面的人,我都要让他快 乐。我们如能发挥到这种程度,就是慈。慈是清净的智慧 所发挥出来的功用。 没有智慧的人就是愚痴,愚痴就会痴迷,痴迷的爱就 是烦恼的爱;一旦爱得痴迷烦恼,当然就会贪不餍足了。 不满足的爱就是缺爱症。唯有以宗教精神——用慈施悲来 净化人心,洗净社会病态,让众生多得福报。 福报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