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天然本草(养出百岁人生)
ISBN: 9787521406627
第一节 关于衰老的定义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态下,随着年龄的 增加,自身生理功能减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应激能力 及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人 体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后,便逐渐进入了衰老的过程。衰老 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衰老出现的早晚及相关的表现在个体间有很大 差异,但总体说来年龄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早在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意指女性35岁、男性40岁后开始由壮盛期转入衰老期。随 着年龄的增加,体内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 形体外观和内脏就会表现出衰老的征象。同时,《素问· 天年》说:“人之寿,百岁而死”,说明人若尽其天年可 活到百岁。从35岁、40岁到百岁,如何调护预防,延缓衰 老,进而延长寿命,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目标。 想寻求人类健康长寿的秘籍,就必须对衰老理论有一 个清楚完整的认识。中医的衰老理论在中医典籍中皆有论 述,《黄帝内经》中早有关于肾气盛衰直接影响人体生长 发育的论述,继而形成了肾气虚致衰的理论。故历代医家 大都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并在中医衰老理论中占 主导地位。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衰老虽是肾虚为本,但因虚 而致的痰浊血瘀也是非常重要的致衰因素。虽然关于衰老 学说可谓“百花齐放”,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主虚说、虚实 夹杂说和综合致衰说三类。 《主虚说》 1.肾虚说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为人体 生命之本源,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 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 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由此可见,衰老的速度和寿命的长 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的强弱。 后世医家对肾虚与衰老的关系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如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提到:“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 则寿天。”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论述下元亏 虚与衰老的关系,“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花甲以外年 岁,……到底下元衰矣”“高年下焦根蒂已虚”等。 2.脾虚说 脾虚致衰的理论也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 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衰老是从阳 明开始的。其解释有二:一是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脾胃 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元气 失养,机体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致病,因病而衰。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