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8.90
折扣购买: 物托邦
ISBN: 9787547746929
【葡】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 萨拉马戈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曾为修车工、文学编辑、记者、翻译等。 1982年,《修道院纪事》出版,时年60岁的萨拉马戈凭借此书在国际文坛声名大噪。 1995年,《失明症漫记》出版,萨拉马戈获葡萄牙语文学至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 1998年,萨拉马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葡语世界只此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使我们得以再一次体悟难以捉摸的现实。” 《物托邦》是萨拉马戈文学生涯中罕见的短篇小说集,此次为中文地区初次出版。它以人的异化为主题,以超现实的思想实验为载体,洞见了在人不被当成人来对待的世界,现代人活成了“工具人”的困境。 译者简介: 游雨频,北京外国语大学葡语本科,澳门大学翻译硕士,现任教于四川外国语大学。
那扇门又高又重,关上时划伤了职员的右手背,留下一道伤痕,红红的,但没怎么出血。表皮不均匀地破开,有几处出血点高高肿起,随即疼了起来,伤人的不知是门上的尖刺还是糙面,但想必没有在划伤皮肤时持久地施加压力,否则他手背上的就是开放性伤口了,不仅会皮翻肉卷,也会迅速涌出血液来。十分钟后职员就要进入那间小办公室换岗并坐上整整五个小时的班,在那之前,他还是先去医务局(ywj)快速处理了一下伤口:他的工作是要接待公众的,可不能把这么难看的一道划痕露出来。男护士了解到前因后果,在给伤口消毒时告诉他,这已是当日的第三起了。都怪那扇门。 “我看那门迟早得拆掉。”护士补充道。 护士拿了把小刷子,往伤口上涂了一种无色液体,液体转眼就干了,与皮肤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那液体的质地也厚重得让人猜不出下面有什么。只有凑得很近仔细看时,才能看出皮肤上盖了层东西。乍看之下,一丝伤痕也没有。 “明天您就可以撕掉薄膜了。满十二个小时就行。” 护士看上去忧心忡忡的,开口问道:“您听说了那张沙发的事吗?就是候诊室里那张大沙发。” “没有,我刚到,来换下午的班。” “他们没办法,只能把它搬到这里来了。这会儿在隔壁病房呢。” “怎么回事?”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也不知道。医生当场就给它做了检查,但没有写诊断书。当然也确实没这必要。一位坐过它的公民去投诉,说那沙发坐起来热得过分。他说得没错,我也去坐了坐,果然如此。” “质量问题吧?” “对。估计是。温度升得太高了。要是在其他情况下,哦,这也是医生的原话,温度这么高肯定是发烧了。” “嗐,又不是没有过。我两年前就听说过这种事。我的一个朋友无奈之下只能把一件几乎全新的风衣退回厂里去。他穿着热得受不了。”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工厂给他换了件新的。他就没理由再去投诉了。” 他看了看表:还有十分钟。怎么还有十分钟?他正想发誓说,明明手受伤那会儿就不多不少离上班正好十分钟。不过自己今天进单位大楼时,确实忘了像往常那样查看手表时间。 “我能看看那张沙发吗?” 护士推开一扇玻璃门。 “就在里面。” 那张沙发很长,可以坐四个人,尽管已有用过的痕迹,但总体还算不错。 ◆ 葡语世界只此一位的诺奖得主萨拉马戈短篇集,写作生涯罕见! ◆ 《失明症漫记》作者、葡萄牙国宝作家萨拉马戈,作品已出版300多个版本 ◆ 中文地区初次引进出版 ◆ 你不是工具人,不必每时每刻保持有用。 ◆ 余华、苏童、梁文道、詹青云、徐则臣、骆以军等文化名人鼎力推荐 ◆ 阅读萨拉马戈,就是重新看见世界。 ◆6个超现实主义的故事,还原人被异化的过程。 ◆ 外国文学读彩条,大师经典任你挑。(读客外国文学彩条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