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庭教育智慧丛书
ISBN: 9787567556782
郁琴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家庭教育讲座专家,上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讲师。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十多年,对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等多个研究专题开展研究。独立主持上海市级教育科学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新上海人家庭教育现状与指导研究”(2008年度)、“Web2.0环境下上海中小学家校合作新趋势研究”(2012年度)。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上海市中小学家校互动机制创新的实践研究”、“社会变迁下的家庭教育研究——现状与追踪”、“上海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研制”等上海市教委重点研究项目。 在《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研究成果“城市化进程中新上海人家庭教育现状与指导研究”获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研究成果一等奖,论文《家校合作中校长与家长的认知差异——基于上海市146所公办学校的调查》获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
一颗淡定的心 丽娟爸爸一身红衣,乍一看,还算年轻,但仔细 打量,岁月在他身上早已留下了过往的印记。花白的 两鬓说明已上了年纪。一问,果然已年过半百。他是 20世纪50年代生人,小学二年级时碰上了“文化大革 命”,因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小就没有好 好念过书,初中毕业后就去做了个建筑工人。我这一 辈子都是个工人,没学过多少知识,只能干点体力活 。前几年建筑公司效益不好,我只能被一次性买断提 前下岗。下岗后,我去找了份保安的工作,这样可以 有点收入勉强维持一个家。现在女儿上高中了,我也 退休了。” 原来,教师眼中的“不容易”,一部分来自丽娟 爸爸的自身经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辛辛苦苦地 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着一家的生计,经历了下岗、 再就业的波折,生活谈不上拮据,但也够不上小康水 平。“我们家就是在过平凡的生活,生活中有艰辛, 但有了女儿,也有了幸福。”丽娟爸爸对于自身的经 历,很坦然,让我们感觉不出他的苦,他的怨。“我 的生活就是这样了,对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如果老想着自己生不逢时没读多少书啊,为什么下岗 的是自己而别人的生活总比自己好啊,这样只会破坏 自己以及孩子的心情。我有我的生活,孩子有孩子今 后的生活,我不能抱怨,也不会抱怨。开开心心过好 每一天是最重要的。” 不怨,是丽娟爸爸生活的本色;淡定,是丽娟爸 爸教育的基调。“我觉得补课没必要,把书本知识搞 懂就可以了。我一直主张对于孩子的学习,预习、复 习很重要。我会让女儿每天预习功课,不懂的地方记 录下来,要么去请教老师,要么去请教电脑。所以, 我从不会帮女儿去买额外的教辅书、测试题、考卷, 更不会去拿多余的额外的作业逼着她做。现在女儿高 二了,基本上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九点半就上 床睡觉了。我觉得,孩子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 能用太多的功课去压迫她。” 听到丽娟爸爸这样的主张,我甚是惊讶,他保有 一颗多么淡定的心啊!“那有没有给丽娟上过其他的 兴趣班呢?”我追问。“小学四年级时,我看她学习 成绩挺好,想让她提高一下,给她报过一个奥数班、 一个新概念英语班。一个学期学完之后发现,这样的 拔高学习对于她自身的学习没有多少帮助,孩子也不 大喜欢,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学过。”现如今,像丽 娟爸爸这样,不给孩子补课、不带孩子上兴趣班的家 长,真是少之又少了。“您这样啥也不给女儿,就不 怕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吗?”对于我的疑问,丽娟爸爸 爽朗地笑着“回击”了我。“我怕啊,我怕这样的话 ,女儿输在终点线上。人的一生那么长,我不能用额 外的作业去打消我女儿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啊。慢 慢来才长久,很多事情急不来的。我不怕孩子输在起 跑线上,我怕孩子输在终点线上。” 一般而言,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当一个父亲 没有完成心中的学业梦想,往往会将这份期盼寄托在 孩子身上。在市场经济下,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所谓 弱势群体家长,一方面考虑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严峻 的就业形势,另一方也是希望孩子以读书来改变家庭 命运,因此会对孩子寄予高期望,提出高要求。丽娟 爸爸却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抱有补偿心理的高期望 是万万不可的。“我没有上过大学,这是我一辈子的 遗憾,但我一直认为,我自己没能读大学是我自己的 原因,跟我女儿没有一点关系。她能否考上大学是她 自己的事情。如果为了考大学,我不断给她施加压力 ,箍打得过紧,总有一天会炸掉的。”听着丽娟爸爸 的“与己无关论”,我不禁追问了一句:“真考不上 大学,你能接受吗?”“以前听过一个专家讲座,一 个人能否成功跟他是否读过大学没有必然的联系。我 时时拿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所以,中考的时候,尽管 我女儿成绩还过得去,我也跟她商量,给她填报了各 类中专、技校的志愿。考出好成绩,考上高中,这些 都不能强求。” 眼前的丽娟爸爸,真的很难和一般的有着艰辛下 岗经历的人对应上。面对生活的苦,他乐观而不抱怨 ;面对女儿的教育,他关注而不施压。在他看来,父 亲的本分就是在浮躁功利的教育环境中,抱有一颗淡 定的心。 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