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20世纪北京的古城改造

城记:20世纪北京的古城改造
作者: 张志军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9.90
折扣购买: 城记:20世纪北京的古城改造
ISBN: 978710801816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古都求衡 改造北京 来自四川兴文的13个庄 稼汉抡圆了铁锄,大块大块 的木头从屋顶上滚落下来, 瓦片被杂乱地堆在一旁,砖 墙在咣咣震响声中呻吟着, 化作一片废墟。一时尘埃弥 漫…… 这一幕发生在1998年9月 24日,这一天成为了北京粤 东新馆的祭日。100年前戊 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在这里成 立保国会的历史,从此化作 无法触摸的记忆。 拆除这处古迹是要它给 一条城市干道腾地方,拆的 名义是“异地保护”这处文物 。文物建筑的迁移要先选好 迁建地址并予腾空,测绘、 摄像,建筑构件要编号,原 材料、原规制复原,由文物 专业技术人员着手进行…… 然而,在庄稼汉的铁锄之下 ,粤东新馆成了“破烂”。 “有没有文物人员指导? ”笔者在现场目睹此景,对 姓汪的包工头说。 老汪答道:“他们来看了 一下,指了指几件东西,说 留下来,我们就动手了。” 在老汪的引导下,笔者 看到,几块雕花的木头已被 拆放在一处。“这就是他们 要的。”老汪说,“还有几块 石头,嵌在墙里,他们说里 面可能有字,也让留下来。 ” “那些砖、瓦和木头怎么 处理呢?” “我们拿去卖。” “能卖不少钱吧?” “赚不了钱。古砖没人要 ,木头也难找到买家,一块 瓦也只能卖四分钱、五分钱 。” “老汪,你知道康有为、 戊戌变法吗?” 老汪两眼茫然。 “知道孙中山吗?” “当然喽,这个房子还跟 他有关系呀?” 老汪眼睛大大的,皮肤 黝黑。笔者跟他是6天前认 识的。那是9月18日,他受 工程部门委托,带着乡里众 兄弟来拆粤东新馆的房子, 没想到刚把瓦片揭下来,就 被叫停。原来有人告了状, 建设部门表示,要跟文物部 门签完协议后才能拆。 折腾了几天,眼下老汪 终于做成了这笔生意。 “我在北京拆了8年了, 这种房子拆得多了。两三个 月前,国子监那边的一个庙 就是我拆的,那个庙真大。 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拆迂办 给我们钱,我们就拆。给我 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 老汪说到这儿,电话响 了。运输车就要开过来,买 家要来登门了。 这个院子坐落于北京市 宣武区南横街11号,原为康 熙时期大学士王崇简、王熙 父子的住宅,相传也是明朝 权臣严嵩的别墅。清末广东 人在这里修建了在戊戌变法 时期叱咤风云的粤东新馆。 100年前,中华大地就像 砧板上的一块肉,长江归英 ,福建归日,德据山东,俄 据东北,两广云南为英、法 所争,台湾被日寇占领。甲 午之战,中国惨败,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决心“ 尽革旧俗,一意维新”,开 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1898年4月17日,这个院 子挤满了二百多个读书人, 康有为振臂高呼:“吾中国 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 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 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为 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 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 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加 以圣教式微,种族沦亡,奇 惨大痛,真有不能言者也。 ”一席话道出亡国惨图,众 人泪如雨下。 这一天,全国性维新派 组织——保国会在这里成立 了。康有为草拟了《保国会 章程》:“本会以国地日割 ,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 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 冀保国,名为保国会。”在 此前后,北京知识界成立的 各种学会达十余个,其中保 国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这些学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渐渐唤醒民智,变法维新 的呼声日益高涨。 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 梁启超等的变法维新主张, 于1898年6月11日诏定国是 ,宣布变法,戊戌变法运动 自此拉开序幕。9月21日慈 禧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9月28日六君子菜市口刑 场就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 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孙 中山为弥合南北分裂,巩固 共和制度,应袁世凯之邀, 于1912年夏抵达北京。 这一年的9月11日,粤东 新馆又是一片热闹的场景, 孙中山来到这里出席广东老 乡为他举办的欢迎会。梁士 诒为欢迎会主席,登台述欢 迎之大旨,孙中山发表重要 演说,提出海南建省、引进 外资、兴建铁路等主张。 如今,孙中山的这些愿 望,均已成为现实。可是当 年回荡着他铿锵话语的院落 ,成了一堆瓦砾。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