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旧学新知集(精)/读书文丛精选
ISBN: 9787108057853
《摩诃婆罗多插话选》序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一部大史诗。本书是 其中一部分插话的选译本。 这部大史诗曾经被认为世界上*长的史诗,共有 十八篇,号称有十万“颂”(诗节)。它并不是单纯的 史诗,实际上包括了三种内容:一是史诗故事本身, 二是许多插话,三是关于法制、风俗、道德规范的诗 体著述。插话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文学性较强,所以 选成一集。 大史诗的故事并不很复杂,不过是叙述古代名王 婆罗多的后代有兄弟两支,一有五子,一有百子,互 相争夺王位,终于发生大战,结果是同归于尽。“摩 诃婆罗多”的意思就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插话有长有短。许多**插话集中在叙述先世的** 篇《初篇》和描述森林生活的第三篇《森林篇》。五 王子兄弟被放逐在森林中度过了十三年,有些婆罗门 仙人来看望并安慰他们,给他们讲了不少故事;因此 这篇中的插话*丰富。这本选集都是从**篇和第三 篇选出的。 大史诗有不止一个层次,显然不可能是一人一时 之作,这从插话里也可以看出来。例如许多格言谚语 式的诗句明显是逐渐加进去的。各篇思想背景也不完 全一致。这些都可以一望而知。尽管如此,大史诗以 及这些插话仍有内部的统一性。 这本选集所选插话共十五篇,当然不能说是包罗 了所有**的插话;大史诗**篇和第三篇中也还有 不少很好的插话未能选入。但是基本上显出了插话的 面貌,可以算作一个缩影。***的几篇插话已收了 进来。其中上卷八篇出自《初篇》,下卷七篇出自《 森林篇》,排列次序依照在原书中出现的次序。章、 节体例概照原文,但每篇中标出的章数则照本篇算, 因此和章后的原文序数不一样。 下面先说明选这些篇的意图,然后对插话和大史 诗稍做解说。 关于“蛇祭”的故事共四篇,是这部大史诗的开 头,但和史诗故事本身并无关系。这里面又套进了一 篇大鹏鸟的故事,实际是“鹏”族和“蛇”族之间仇 恨起源的故事。这里面又套进了一篇众仙搅乳海的传 说,这是个极有名的传说,其他许多印度古书中都提 到。现在我们译出史诗中这一部分,分为四篇,还可 以看出史诗的一个套一个的连环故事的形态。这种形 态在《五卷书》和《一千零**》(《天方夜谭》)中 也是基本格式。中国小说如《西游记》和《镜花缘》 也有这种形态。我们全译出“蛇祭”这一部分,将这 一形态的印度的*早出现形式提供给读者。其中** 篇的体裁也值得注意,它是散文加引诗。这又是讲故 事的另一种形式,几乎各国都有,译出来也有资料意 义。至于内容,这几篇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有两族 的斗争,有两种人(仙人和王族)的斗争。这和全部史 诗的斗争主题,即由人物故事表现出来的思想模式是 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大部书的编集者的 心中是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方向的。编集者可能不止一 个人,甚至有许多人,但是他们和各篇原始作者、听 众、读者都是一部流传的大作品的共同创造者。作品 无论表面上如何杂乱无章,内容的思想结构却可以是 有统一性的。这也许可以说是上古书的一个共同点。 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外上古书,例如《易经》《诗 经》和《旧约》会有帮助。 第五篇《沙恭达罗传》和第十四篇《罗摩传》, 和古代印度文学中两部***的作品——史诗《罗摩 衍那》和戏剧《沙恭达罗》——讲的是同一故事,但 讲法很不相同。那部史诗和那部戏剧都已经译成汉语 ,现在又译出大史诗中这两篇插话,并不嫌重复,反 可以对照。罗摩的故事是史诗《罗摩衍那》的全部, 在这里只是一个插话。谁先谁后,学者们的考证这里 不必讨论,因为我们译这一篇不是为了考证时代,而 是为了比较主题。大史诗中这两篇插话的主题,一是 神和魔的斗争,一是仙人之女和**的结合和斗争。 这和大史诗的整个主题是一致的。史诗《罗摩衍那》 中所着重的家庭伦理(包括猴国兄弟)在这里并不重要 。戏剧《沙恭达罗》中的人情在这里也不突出,只是 插进了一些格言…… P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