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月光堂堂
ISBN: 9787532186099
杨波,1979年出生。河南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治学之余,兼事写作。出版有散文随笔集《雪满山》等。
河南大学南大门是很气派的,如谙通今古的大儒,正襟危坐,显示了黉门圣殿恢弘大气的一面。西门则俨然市井细民,与闹市接壤,千人千面,熙熙攘攘,可视为河大散淡随性的另一面,虽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充满市井烟火气。——《西门》 三载之中,把臂分袂,跬步之间,远若天涯。在学校的所有苦痛欢欣,现在想来,令人顿生怅惘。同窗共砚的兄弟姐妹们如今天各一方,十几年来,还没有真正聚过一回。友朋多聚散,时光无依凭。的确,如今生活再甜,想起过往的河大三年,总觉没有过够。长安花,何如西门柳,要是能再过一遍该多好。大学校园是与社会接壤的最后一块净土和乐园,特出者如大树参天,鹤立鸡群,多半还是规规矩矩的小树苗,在老师的剪裁和莳养下,慢慢长大成材。 浑灏的黄河水,粗粝的大风沙,宽厚的河大园,给予兄弟们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智慧,尽管我们有时候卑微如一棵野草,但也活得坦坦荡荡,自信从容,像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事能狂便少年》 因为人生的苦痛,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如何表达。 —《人间风景》 七月底,八月初,伏天的尾巴就挂在树梢,蝉的嘶鸣一声紧过一声,简直声嘶力竭,聒噪得很。夏天意犹未尽,秋天还没站稳脚跟,这时候的东湖是最好看的。碧水浩荡,荷花开得正盛,宛如一个盛大的节日。荷花有红白两种,白色居多,朴素,简单,连成一片香雪海。红的不多,但很打眼,如少女脸上的腮红,点缀在一片雪白之中,楚楚动人,又不娇气。有时也互相牵连,火烧连营一般,烧红一池秋水。雨后,十里荷风一城香,那种带着水气的荷叶荷花香四处弥散,香得你只有束手就擒。天气晴好时,立在水边,西北望去,可以看见绵延的太行山脊。远山眉黛,碧水凝眸,整个县城既婀娜,又辽阔,山山水水,一下子就活了起来。 临水而居,乃人生幸事。有了东湖,就有了人气,县城东北隅的这一池碧水,李商隐笔下的“陂路绿菱香满满”是这里,王铎念兹在兹的“菡萏与波相去留”也是这里。千百年来,它是古城生生不息的圆点,开枝散叶,辐射出一条条曲曲弯弯短短长长的弄堂、胡同和街道,化作一根根纵横交错的血管,滋养了小城的肌体,勾连起无数人间的烟火和俗世的悲欢。——《夜来幽梦忽还乡》 如今,我也偶尔和朋友们吃饭,吹牛,喝上几杯。微醺之后,嚼着大舌头,彼此豪气干云一番,于是那种种看似坚不可摧的艰难险阻也不过尔尔。酒酣耳热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独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一路抬头看朗朗月光,心里头是很明亮的,但又有阵阵掩饰不住的悲凉,时时泛起。 喝酒,其实是父亲与生活对话,与自己和解的方式。他不善言谈,讷于言,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便以酒饮之化之。大多数的苦痛和烦恼总能被酒稀释溶解,喝几杯,睡一觉,天大的事也不会觉得无路可走。他戒酒之后,一天到晚有点心事重重。同样的烦恼,往往在心里一搁就是十天半月,过不去,整个人就变得沉重。父亲走后的日日夜夜,我曾经很多次尝试溯流而上,走进他的世界。但岁月的激流逝去如斯,暗潮涌动,我摸索着跋涉,前进,走着走着,父亲那座灯塔忽然就暗下去,消失了,不知自己身处何方,身后的大门关上了,前路依稀难辨,召唤我继续行进。人生终究是自己的,真的回不去。——《酒事》 书法和诗歌,都是需要天分的,后天的勤奋固然可以提高技艺,但这种艺术的创造有时更得益于妙手偶得之的神来之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些诗句是何等的精彩,心峰悬月的澄澈,萧然物外的孤怀,令人叹惋和神往。字如其人,要有岁月的沉淀,心性的磨砺以及对人生世界的体认,书法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如此元气淋漓的书法,堪称神品,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之中一样,一生中只有一次。看着眼前飞动的线条,冥心会神,能体会到书法家内心的悸动与笔下的波澜。这样的字是有温度的,历经千年,仍能感到灼灼的生气。这种出神入化的笔法,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的临池苦练还不够,还缺一点东西,一点水到渠成的机缘,类似于醍醐灌顶似的悟道,禅宗的棒喝,用黄庭坚自己的说法,就是“得江山之助”。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写字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某种不可言说的神性。书法,自然需要冥心独往式地临池苦练,而笔法的灵动,更要在山川风物中细细体察,如雷简夫听江涛之声笔法进,文同见两蛇相斗草书长,如此才有可能龙蛇入笔。——黄庭坚:《本是江湖寂寞人》 头天上午刚进山时,溽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躲在水边的树荫下,仍然大汗淋漓。午饭后,厚厚的的黑云压下来,填满整个山谷,一场雷雨及时赶来,轰隆隆,山里很快清凉下来。接下来两天,阵雨不断,山上的水大了,溪水也涨了,漫上了农家院的水泥地。夜深人静,水声响彻山谷,总让人感觉窗外有风雨,分不清到底是流水声还是雨声还是风声,开着窗户,就在耳边,声音越大,反越觉安静,睡得越踏实。夜晚,更多存在于听觉中,秋夜尤其如此。唯其寂静,方才可听。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时刻呢。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夜凉如水,晚上睡觉,躺下来,可以看到远处夜色中群山的剪影,眨眼的星星,凄凉还谈不上,但山间的微风还是有沁人的凉意。孟浩然一定是心有所感,物有所触,才觉凄凉。 秋天的凉意,最先从心里升起来。——《不觉初秋夜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