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25
折扣购买: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十佳金领职业指导系列
ISBN: 9787307073074
法磊,著名的媒体撰稿入、翻译,精通英语和法语,擅长体育、财经、文学和科技等领域的翻译,为搜狐、《体坛周报》、《球报》、《知音》、《英语周报》、欧洲体育(eurosport)、路透社等著名媒体撰写了大量的中英文稿件,其中不乏一些深度报道。曾参与了搜狐网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报道,成为姚明、刘翔、丁俊晖等明星个人官方网站的重要撰稿人;2006年,他在《英语周报》撰写的“70岁老人登上珠峰”登上头版头条;2008年《体坛周报》上,他撰写的“斯诺克思变”准确地预测了国际台联的改革动向;2009年,参与了网易“杰克逊去世”的新闻报道,第一时间翻译了相关的文字报道。 法磊还为一批著名企业,比如海尔、微软、IBM、摩托罗拉、惠普、中国银行等翻译了大量专业的文件资料,并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海之韵翻译工作室,定位于英语高端翻译和小语种特色翻译。
一 自由翻译的庐山真面目 自由翻译何许人也 1 自由翻译——风靡21世纪的时尚职业 如果你厌倦了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生活,或为复杂紧张的“办公室 政治”而苦恼,抑或是正在为找工作而发愁,同时你又想追求有车、有房 的舒适生活。那么,有一种就业方式完全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烦恼,那就 是被称为“SOHO族”的自由职业,这种方式让你少了每天早起挤车的疲惫 ,少了看老板脸色的无奈,少了吃餐厅、盒饭的折磨,自己接来一单单生 意自己做,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在世人一片返璞归真的呼声中,随着 自主择业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SOHO”族成员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在全 民英语以及翻译热持续升温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已经摇身一变成 了自由翻译。自由翻译是何许人也呢?笔者会在下文向大家介绍这一职业 ,给自由翻译晒晒太阳要了解自由翻译(Freelancer Translator),首先得 了解什么是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和翻译(Translator)。这两种职业在 不少人眼中都是时尚而神秘的职业,而自由翻译恰好将这种新潮、自由、 开放的工作空间和状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将个人的自由度和业绩充分地 体现了出来。 (1)SOHO旗下的热门职业 根据《韦氏大词典》解释,自由职业者是: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 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实际上,在许 多传统的所谓的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行业中,自由职业一直占据着主导 地位:媒体长期以来就一直依赖自由撰稿人和自由记者;出版社也和自由 作家签订写书出书的合同。 自由翻译是自由职业中的一种,是指按自由的职业方式从事翻译工作 的人。提到自由翻译,就不能不联想到当下一个时尚的词汇“SOHO”。 “SOHO”是一个舶来品,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英文首字母缩 写,即在家办公的意思,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人们对自由职业者 的另一种称谓,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开放的新型工作方式。SOHO 成了自由职业的代名词,成为不少时尚年轻人趋之若鹜的词汇,最常见的 SOHO职业有音乐创作、自由翻译、产品销售员、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服 装设计、商务代理和期货代理等。自由职业者已成为芸芸大众中极为洒脱 而独特的一族。不管是哪一种SOHO,这种时髦的工作方式已往全球化方向 发展。根据2009年7月15日出版的《第一财经日报》披露:目前在美国已有 1/5的工作人员是SOHO族,且从业人员数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日本 、韩国和中国香港也在鼓励个人创办SOHO型公司。 自由职业者亦是“自主创业者”,他们是崇尚自由又有一技之长的非 上班族。SOHO通常以家为据点,可以使出浑身解数(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觅 “活”创收。鉴于自由职业一族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很多人把他们称 为自由白领。SOH0族的这种自由而又浪漫的工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 青年人。在这片天空里,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露。自由翻译也是自由 职业大军中的一员,指按自由职业的方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不同于政府 、企业、翻译事务所的雇用译员,自由翻译不为某一特定的机构或公司服 务,而是专靠客串、走穴、甚至“一仆多主”的服务方式自谋生计。因为 语言的便利,国内的自由翻译很容易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国际译员群体 队伍日渐壮大。 (2)自由翻译是翻译行业的生力军 自由译员是翻译职业大军中的一大群体,相对于其他翻译职业,比如 全职翻译、专职翻译,自由翻译凭借自己时问灵活的独特优势,成为翻译 行业的生力军。 很多人都曾领略过翻译工作者的风采,而自由翻译又是翻译职业中很 重要的一类,这个充满诱惑的字眼,给人无限遐想。要摸清自由翻译的底 细,就必须先对翻译职业进行追根溯源。我国有文字可考的翻译文本最早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刘向《说苑·善说》里记载的《越人歌》,距今 已有两千余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翻译的系统文类是佛经的翻译,它始于 公元148年西域高僧安世高到洛阳,于唐朝和尚陈玄奘(唐僧,公元七世纪) 时达到高潮。翻译,这个职业在世界历史文化传播的浪潮中曾先后四次闪 耀光辉。第一次是大唐时期,玄奘将取得的梵文真经翻译成汉文,传播了 佛教。第二次是文艺复兴,改革先驱们将人文主义翻译成不同的语言,解 放人们的思想。第三次是工业革命,翻译使得技术和科学普及。而第四次 就是现在我们所经历的全球化,计算机和网络,开辟了全新的自由翻译时 代。二十一世纪,翻译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发展翻译事业也是 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翻译业务包括口笔译业务,对于没接触或刚接触的人来说,它就像是 蒙了一层面纱一样,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人们会认为翻译是一个行 业性的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的工作,而事实并非如此,翻译工作很多人都 可以做,尤其是对于一些与国外接轨比较紧密的行业来说,翻译的作用尤 其重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翻译并不是学语言专业群体的专属,有其他 各专业背景的翻译更有市场。 在互联网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翻译工作已经分化出更多的形式,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时下出现的自由翻译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种工作因其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自由的工作模式备受年轻人的青睐。自由 译员凭借自己的实力去接业务单,在家就可以赚钱,没有什么束缚,避开 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工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译员投身自由翻译, 这种有业务才合作的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因此受到了国际大公司 的青睐。 2 自由翻译者的非凡之处 要想做一名成功的自由翻译者,你必须拥有一些独特的品质,以应对 那些纷繁复杂的事物,并保证你能够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 。 (1)自由的支配者 这里的自由指可以实现时间、地点、工作对象、工作计划等诸多方面 的多种选择,并且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服务对象。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 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承接”、“工作”、“成交”等程序,针对这种特 点,该工作特别适合喜好清净、淡泊名利的人,但绝对不能曲解“自由” 为无章可循,因为这里的“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 由”。例如自由翻译者需要遵循双 方签订的合约,比如交稿时问上的约定等。自由翻译也有诸多不利因 素,如业务有时青黄不接;不能享受带薪休假或各种福利待遇。但是毕竟 自由翻译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问和前景,对于有志于从事翻译行业的人群来 说,相信不会因为“某些不利”而放弃更美好的追求和前途。 (2)语言的艺术家 不管是在家做自由翻译还是在办公室从事翻译工作,译者都需要有极 深的语言功底,这就需要译者有着日复一日的积累。既然是翻译,就应该 最少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翻译出的语言符合 该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译者在翻译中不仅 会影响速度而且会触犯很多翻译界的忌讳,给客户带来很多麻烦,更严重 的是可能会使翻译者的职业操守遭到亵渎。自由翻译者大多数都是语言功 底深厚的高手,否则难以承接各种翻译任务。 (3)勤勉的学习者 自由翻译会涉及很多方面,如政治、经济、地理、医学和对外贸易等 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自由翻译人在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还要 掌握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同时,翻译不 仅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机器,还需要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化,掌控文化的背 景,搭起通向外界的“桥梁”,真正与世界接轨。要做一名优秀的自由翻 译者,不同起点的人需要付出的努力不一样。写作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一些东西,怎么可能把别人的作品翻译得 精确恰当呢?多练才能融会贯通。另外,自由翻译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而要掌握这些知识绝非一日之功。正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自由译 员要多去学习和积累,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多次练笔,日后翻译定会游 刃有余。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不仅对于记忆类的东西 如此,其实对于翻译更是如此,在训练中学习恰当的词汇和得体的表达, 才能让自己的译文准确优美。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每一位成功的自 由翻译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译员一定要保持一颗恒心。 自由职业的特点决定了自由翻译可不拘泥于固定的作息时间,灵活安 排工作时间,化解客户的燃眉之急;不局限于服务形式,致力于办实事, 协助客户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客户与译员全程直接对话,无诸多中转环节 之不便。另外,自由翻译者同样是纳税人,也具备相应软硬件资源,并接 受行业协会监督。 成功的自由译者,往往都是“杂家”,知识面广博,语言翻译能力扎 实,有经营头脑,有雄心壮志,有事业心,并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 进取精神,通过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完善自身素质,成为一名杰出的“译 ”人。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