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作者: (美)许倬云|总主编:刘东|译者:程农|校注:邓正来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8.56
折扣购买: 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ISBN: 9787214226082

作者简介

许倬云(Ch0—yun Hsu):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获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曾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以及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等职。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

内容简介

许倬云先生作品! 资料详实,视野广阔,观点独到!着眼汉代,立足学理,从“农业文明”角度展现中国历史的轨迹! 作者将中国历史所呈现的基本现象之——农业文明——作为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强调这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定历史现象,汉代则是转变的关键时期。 本书立足于政治经济学式的综合视角,力图找出促使中国在两汉时期转变为农业经济的一些关键因素,强点这种转变与汉帝国的政治逻辑有密切关系,也与人口等因素有复杂勾连。 作者进而勾画了当时特定的农业经济模式:汉代农业经济,是以小农户的小规模农作和劳力投入密集的精 耕细作为基调;这种个体农户的精耕细作农业又与市场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重商的农业经济模式;这种商业活动与一种层级的市场体系联在一 起,将个体农民编织进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