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69
折扣购买: 图解经济学(图解有趣)
ISBN: 9787509325681
2 少一点比较,多一点幸福 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种不知足的状态下,当拥有了一样东西后便想要 第 二样、第三样东西,特别是当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还没有的时候,抱怨 和 不知足的情绪就会更加强烈。在这些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我们自然很难感 受 到生活的幸福之处。总是与他人作比较,会扼杀一个人的幸福感。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生活境况方面都比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好得多, 可 是幸福水平并没有相应地提高。有研究表明,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 得到 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人的幸福感。正如经济学家夏普所说,财 富的 增加绝对不能保证你的幸福也随之增加,一年挣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30万元 收 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什 么财 富差距不会令幸福感有太大的区别呢?这是因为,经济尺度发生了变化。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曾说过:“ 财 富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 , 但并没有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我们老是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 比。 夏普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可以做,那就是与那 些 不如你的,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这样你的幸福感就 会 增加。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老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所以 产 生很大的挫折感,出现焦虑,觉得自己不幸福。” 有经济学专家提出,人的幸福感是由两条轴线所形成的坐标系决定的 , 横轴是个体历史的时间轴,竖轴则是个体在社会阶级中所处的地位。简而 言 之,决定你幸福与否的,一个是跟自己比,一个是跟别人比,在这种情况 下,参照物便成了关键。有人盯着金字塔的尖顶,手脚并用,快马加鞭; 有 人却知足常乐,把青壮年过得像养老。人人都有弱有强,为何一定要用弱 的 一面来让自己痛苦呢? 孰是孰非,并无定论,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降低期望,不去比 较,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3 幸福的计算方程式 在中国的古代,“幸福”是由“幸”和“福”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说文 解字》中写道:“幸,吉而免凶也,福,祜也。”可见,古人更多是把个 人的 幸福寄托于社会的安定和神灵的庇佑,而现代人的心态就要积极得多,他 们不 但相信幸福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认为,幸福是一项可以进行量化的硬指 标。 杰里米·边沁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200多年前,这位英国功利 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人类快乐的源泉,他提出了将快乐和痛苦进行量化的想 法。边沁认为,快乐与个人受到的刺激以及个人的感觉成正比,影响人们 的 感觉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 激 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今天通过现代化的仪器也证明了边沁的猜想 , 人们发现快乐的程度与人体内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有关,快乐的感 觉 能够通过如同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量。 在边沁的基础上,经济学家们不断修正了幸福的公式。萨缪尔森提出 了 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他想要表达的不过是,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 望 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 英国的一位教授说,幸福的测量很简单,只要看与这个人有关的一些 因 素就够了,如家庭和朋友、人生观或人生目标等。 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 到 的满足程度。进一步说,商品的效用因人而异,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 数 量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有各的感受。 那么,如何才能令效用无限变大呢?那就需要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 起 来,增加每个日常事件的效用。所谓的日常事件,也就是人们说的“一饮 一 啄,一言一行”,例如口渴时家人及时端上的一杯水,和爱人一起看都喜 欢 看的频道,一起听都喜欢听的歌曲,家里干净的地板,明亮的窗户……所 有 的这些,尽管细微,但点点滴滴累加起来,正是幸福之所在。 4 当幸福遭遇边际效应递减 我们经常会觉得,能够感知的幸福越来越少,同样的笑话已不能引起 你 的笑声,同样的衣服已不能引起你的欣赏,同样一个爱人已让你无言以对 。 在这个城市里,和自己对话的时间越来越多,不觉得和邻居、友伴的沟通 有 多重要,不觉得换对方一个微笑有多可贵,于是,对于在都市中生活的男 男 女女来说,幸福变得很虚无,也很难去定义它。 为什么幸福越来越难获得呢?其实,我们追求幸福也就是为了追求需 求 的满足和幸福效用的实现。然而,幸福终究逃不脱边际效用递减的厄运, 好 不容易实现的幸福很快就会让你不满足,追求幸福的道路也因此注定永远 没 有尽头,这就是我们感觉幸福越来越难的原因所在。 所谓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 所 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一个人连续 消 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 , 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 量)有递减的趋势。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 ,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马 斯洛认为,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 最 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马斯洛将需求划分为五级:生理的 需 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被 满 足后,很快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与经济学家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可谓 殊 途同归。经济学家也认为,人的某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很快就会边际效 应 递减,那么此时,只有新的需求才能带来更高的效用。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忙忙碌碌,不断地满足需求,被满足的需求在边际 效 应递减后,又为了新的需求而更加忙碌,在忙碌中与幸福擦肩而过。其实 , 有的时候,只要你停下脚步,你就能发现幸福。 P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