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寻味客家
ISBN: 9787510895234
客家酿菜:万物皆可“酿” 酿,是客家人烹饪的一种重要手法。 客家人做美食,很多技巧是很古老的,一代代传下 来,比如倒瓮腌咸菜、西周宫廷捣珍法做肉丸、用土制 酒曲酿酒、用木屑秕谷黄泥炙酒、用粗盐隔纸包裹盐焗 鸡等,原始而天然。从这里可以看出,千年的时光过去 ,人类在烹饪天然食物方面却可以不用太大变化。 酿,在客家话里念作ngiong。客家人爱吃的酿豆腐 ,发音就跟“酿头富”一样,听起来像酿造幸福和财富 。 酿的繁体字为釀,由两个字组成,“酉”和“襄” 。“酉”的意思是酒曲。“襄”的意思是包裹、包容其 他东西。“酉”与“襄”联合起来,表示在谷物中间放 置酒曲、用谷物包裹酒曲。所以,酿的本义,是用谷物 包裹酒曲,不是简单的包裹,而是这两种食材加在一起 可以创造出全新味道的美酒,这就是“酿”。 在客家话中,酿,引申为用一种天然的食材包裹其 他切杂的食材,做成一道综合多种食材、味道全新的美 食。这里强调天然的食材,指不是加工过的食材(如饺 子皮或粄皮),而是将原本天然形态的食材挖成“盅” ,在盅里填入肉糜和蔬菜什锦。 《礼记·内则》里面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国君和士 大夫吃的菜,说鱼肉春季用葱、秋季用芥子酱调味,最 后说到鹌鹑和鸡肉,就提到了“酿”这个手法。“做鹑 羹、鸡羹、鴽(rú,一种像鹌鹑的小鸟),酿之蓼”, 意思是作鹌鹑羹、鸡羹、鴽鸟羹,需用蓼菜来“酿”。 这个酿,被注解为“谓切杂之也”,意思是切碎融杂在 一起。 此外,和酿酒一样,酿菜的包容,是在一定时间中 发生的,内外包容的食材,在晾、晒、蒸、煮、煎、炒 的过程中,内外食材相互作用,味道就有了时间的厚度 。 酿,是人间美味的开始。 在客家人的眼里,“万物皆可酿”。酿豆腐、酿苦 瓜、酿茄子、酿青椒、酿竹笋、酿豆芽、酿南瓜、酿丝 瓜、酿蘑菇、酿腐皮、酿莲藕、酿豆角、酿猪红、酿鸡 蛋、酿肠、酿虾、酿花甲、酿田螺、酿鱿鱼……名称也 可以倒过来,叫苦瓜酿、豆腐酿等等。 2020年2月李子柒做的客家胡椒猪肚鸡,让天下网 友隔着屏幕流口水。这位心灵手巧的小仙女,做起客家 菜也显得非常熟练。她用的,就是客家人熟稔的“酿” 法,把胡椒淮山红枣放进鸡肚子里,再把鸡放进猪肚里 ,然后煮汤。煮的过程,就是三层食材之间的“酿”。 客家人传统中又把这道菜叫作“凤凰投胎”。实际 上,客家人传统猪肚鸡,酿的层次可以更多,鸡里面包 鸽,鸽里面再包鹌鹑蛋。当然,酿讲究食材味道的调和 ,要荤素结合,性质相近,阴阳相和,达到温补的作用 ,味道要成体系,比如,客家人不会在猪肚鸡里面包一 条鱼,那样子,客家人叫“隔味”,是不相宜、不好吃 的。怎样做到相宜?这个就仰仗客家人的天赋和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