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新版)全本全译谦德国学文库

近思录(新版)全本全译谦德国学文库
作者: (南宋) 朱熹, (南宋) 吕祖谦撰;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近思录(新版)全本全译谦德国学文库
ISBN: 9787512646070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因长期在崇安、建阳等地讲学,其创立的学派史称“闽学”,并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兄弟的“洛学”、张载的“关学”,共同构筑了宋代理学的理论体系。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世称“东莱先生”,谥成,后改谥忠亮。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与福建朱熹、湖南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所创立的“婺学”,不仅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也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包括《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

内容简介

卷一 道 体 1.濂溪先生①曰:无极②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③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④其性。无极之真,二五⑤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⑥矣,五性感动⑦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⑧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太极图说》 【注释】①濂溪先生:即周敦颐,字茂叔,理学创始人之一。②无极:周子认为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③五气:五行之气。④一:归一、归本之义。⑤二五:二气和五行,即阴阳和金木水火土。⑥知:智。⑦感动:感外物而动。⑧反:反观。 【译文】周敦颐先生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到极处又归于静;静而生阴,静到极处又归于动。一动一静,互为根基。太极有阴阳之分,就是所谓“两仪”。阳变而阴与之相合,就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顺畅流布,推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五行归于阴阳,阴阳归于太极,太极则以无极为本。五行的生成,各归其秉性。无极之本真,阴阳五行之精微,神妙和合而凝聚为物。象征天的乾道化而成男,象征地的坤道化而成女,阴阳二气交互感应,变化而生天下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无穷,其中只有人类,得天地造化之秀而为万物之灵。人的形体既已生成,神识生发出智慧,仁义礼智信感发显现,因而有了善恶之分和万事之繁。圣人所定的为人处世之原则是中正仁义(本注:圣人之道,只是中正仁义而已),而心定于静(本注:没有欲念,因此得静),这就是人立身行道之高准则。因此,圣人之道,与天地之德能相合,与日月之光明相合,与四季之时序相合,与鬼神垂示吉凶祸福相合。君子依循此道修养,因此得吉祥;小人悖逆此道而行,因此获凶厄。所以《周易》上说:“建立天道的准则,是阴和阳;建立地的准则,是柔和刚;树立人的准则,是仁和义。”又说:“追溯万物之起始、反观万物之终结,就可以明晓生死的道理。”《周易》真是伟大,其中所说的道理已经到了巅峰了! ★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 ★古代文人士子奉为圭臬的经典名作 ★朱熹编纂 荟萃北宋四位大哲人语录 ★注释、译文完美诠释经典内涵 ★全本全注全译 邀请名家全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