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生命周期完成式(精)/埃里克森经典书系
ISBN: 9787519278472
在精神分析的脉络中,“ 心理社会”这个名词和概念 ,明显是用来补充“性心理 发展”这一中心理论的。要 厘清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必须回溯到我在维也纳接 受训练的时期——亦即“自 我心理学”当家做主的时代 ——并简短地追溯一些对 于自我和社会环境关系的 概念沿革。是的,当时只 有两个针对自我的基础研 究:安娜·弗洛伊德的《自 我与防御机制》以及哈特 曼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 问题》,这两个研究分别 出现在1936年和1939年。 直到1933年,在我完成培 训并移民去美国之前,大 多数关于自我的讨论都是 以这两个研究所依据的学 术观察和结论为基础的。 同时,自我的防御和适应 功能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 理论。我之所以要从理论 的源头谈起,是想说明作 为一名年轻的研究者的我 ,在关注自我在个体与群 体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时 ,发现了这整个理论如何 努力想要得到却仍缺乏系 统性的关注。 回忆当时最有意思且最 能代表整个领域进展的, 就是隐藏在安娜·弗洛伊德 和哈特曼之间的新概念的 理论争辩。安娜·弗洛伊德 直截了当地表示:当她于 1936年首次正式向维也纳 学会提出有关自我防御机 制的结论时,“哈特曼表示 他欣赏整个理论,但他强 调自我与本我的战争并非 全貌,同时需要考虑许多 有关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功 能的问题。当时我的观点 比较局限,这样的想法对 我来说太新,一时之间没 有办法消化、理解。”她继 续谈到,她的研究贡献在 于“自我防御机制对抗驱力 这方面,而哈特曼则是从 一个较为革命性的新角度 ,谈到当时分析研究范围 以外的自我自主性问题”。 “分析研究范围以外”, 以及“革命性”这几个字,点 出在精神分析理论不同的 发展时期中,都曾提及自 我选择界限的问题。为了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 思考在精神分析理论中, 每一个发展以及每一个相 对用语的概念和其在科学 上的应用,实际上应该包 含所有应用于人类的自然 科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原始见解当 然着重驱力导向。对于我 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在中 欧接受训练的男女,都会 记得这个最为根本的用语 ——“Trieb”。在德文的用 法中,它有许多自然哲学 的含义,例如升华以及颠 覆的力量,但这些意义在 它被翻译为“本能”或者“驱 力”时丧失掉了(这有好有 坏)。“Diesuesen Triebe” 即“甜美驱力”,德国诗人会 说:“严格的生物学家认为 所有的研究必须不负科学 之名,寻找‘平等尊严的规 律’——平等对待那些在自 然科学中已经被孤立和被 量化者。”弗洛伊德坚持认 为“我们现在对于心理学的 暂时概念,总有一天会得 到生物结构的证实”,但他 也清楚地表示愿意等待一 个真实、可信赖的实验机 制,能够囊括所有,甚至 包括神秘的本能力量。所 以我们知道他反对赖克的“ 物质主义”,他企图从身体 外在寻找驱力的可测量痕 迹。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