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作者: 安之忠//林锋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ISBN: 9787509014332

作者简介

林锋,笔名林猹,号文德。山东平度人。出生于1975年,18岁来到北京,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已出版《苍狼秘史》(全三部)、《曹雪芹家族》(上中下)、《商鞅》、《袁崇焕》、《***》等十几部长篇历史小说;与人合著《中华商业文化史论》(全四卷)、中华十大商人系列:《端木子贡》、《陶朱公》、《吕不韦》、《沈万三》、《郑芝龙》、《胡雪岩》等。两度获得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颁发的“商业文化建设传播奖”,还曾获得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杯文学类一等奖。作者现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企业文化》杂志社副主编。 作者目前专注少儿文学题材,正在创作反映华夏民族文明融合进程的《与龙共舞》系列,以及为北京一张家口冬奥会创作的《冰雪精灵》系列。

内容简介

**章 走出香山 一、妈阁庙前,算卦先生预言郑观应和徐润的 不同命运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正月里的**,香 山雍陌村十七岁的郑观应一大早就醒来了。 从贴着簇新窗花的窗户向外面望去,外面尚是 漆黑的一团,刚交卯时。然而郑观应却一骨碌爬了 起来,匆忙穿好衣服。在他身边,三弟还在酣睡, 打着香甜的呼噜。里面屋子里,四弟和五弟不知道 是哪一个,正在梦呓。郑观应不敢点油灯,摸黑下 了地,穿好鞋子,伸手从桌子上摸起来一个小包袱 。那是昨天晚上临睡前放在那里的几两碎银子,还 有一些铜板。 来到院子里,经过父亲郑文瑞和继母的房间, 郑观应将脚步放得很轻。父亲郑文瑞只是一介塾师 ,无意功名,却仍然保持着读书人的好习惯:黎明 即起,诵读圣贤文章。再过一会儿天光放亮,父亲 就该起身了,郑观应可不想被父亲发现,自己不用 功读书而偷偷跑出去玩。毕竟再过一个月,就是郑 观应**次应“童子试”的*子了。童子试,即县 试,是中秀才的**步,再由秀才而中举人,*后 由举人而中进士,这是摆在当时所有读书人面前唯 一的一条进仕之路。郑观应的祖父郑鸣歧、父亲郑 文瑞,在这条道路上走得都不顺遂,因此对郑观应 格外寄予厚望。父亲郑文瑞本来在上海经商,与世 交徐氏家族的徐钰亭、徐荣村兄弟,姻亲曾寄圃等 亲朋好友在上海打拼,尤其通过捐资助饷,帮助朝 廷镇压太平*,不但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得 到朝廷封赏,取得了功名。但是妻子去世,郑文瑞 为了这个家和照顾孩子们,毅然放弃了在上海发展 ,回家来亲自设立了“秀峰家塾”教儿子读书,目 的就是要儿子在科举这条道路上功成名就,实现父 、祖未竟之志。 而郑观应何尝不知大考将至,自己应该安心备 考,但**这件事,他却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事情是这样的:腊月底的时候,北岭村的徐润 突然从上海回来了。这是他去上海五年以后,** 次回到村子里。徐、郑两家是世交,徐润和郑观应 是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一听说徐润回来,郑观应 就跑去看了他。徐润讲了自己如何跟随叔父徐荣村 去上海,上海那边是如何的一派光怪陆离,说不完 的新鲜光景。尤其徐润这几年在宝顺洋行做事情, 每天跟洋人打交道,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讲起来 叽里咕噜,郑观应**次听到这种洋话,将舌头在 嘴里卷了又卷,脸憋得通红,却一个词也吐不出来 。徐润告诉他不要着急,等以后有机会到了上海, 再慢慢学不迟。 郑观应从徐润口中得知,他这次之所以回来, 是奉了父母之命。他十六岁离家外出,如今已经二 十一岁,这个年龄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已经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