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贵州人民
原售价: 180.00
折扣价: 100.80
折扣购买: 战国策全译:上下
ISBN: 9787221175441
王守谦,男,辽宁省盖县人,1925年生,就读于国立东北大学教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毕业,曾任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和教研室主任;出版过《左传选译注》《左传全译》《战国策全译》《诗经评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左传全译》和《战国策全译》均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②。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③:“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④,与秦,不若归之大国⑤。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⑥,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⑦。”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⑧?”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⑨。”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⑩,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掣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注释 ① 九鼎:传说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后世把九鼎视为权力的象征,传国的宝器。战国诸侯都想得到这九鼎,作为天命和人心所归的依据、称王称帝的凭据。 ② 周君:指东周国国君。下同。颜率(lǜ):姓颜名率,周臣。 ③ 齐王:即齐宣王,名辟疆。 ④ 内自尽计:犹言在朝廷内想尽了办法。 ⑤ 归之大国:指把九鼎送给齐国。“归”通“馈”,赠送。大国,指齐国,下同。 ⑥ 陈臣思:即田臣思,齐国公侯。一作田期思,即田忌。自陈公子完逃于齐,改姓田氏,故陈为田氏之本姓。将:动词,将兵,率兵。 ⑦ 东解之:到东方的齐国去解决此事。 ⑧ 何途之从:犹言从何途,疑问代词宾语“何”前置。 ⑨ 寄径:犹言借道。 ⑩ 晖台:台名,孟子称梁有台池鸟兽之乐。 ?少海:地名,一作沙海,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叶庭:叶,今河南省叶县。一作章华之庭,即华容,即今湖北省监利市西北。 ? 非 效 壶 酱 甀 耳: 不 像 醋 壶 酱 坛 子。 (xī), 醋。 甀(chuí),小口坛子。 ?兴:跳动。 ?漓(lí)然:水急流的样子,比喻鸟、乌、兔、马行动之快。 ?挽:牵引,拖拉。 ?被具:士兵的用具。 ?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您的数次来到这里,还是不想把 九鼎给我们。 ?疾定所从出:赶快决定从什么地方迁出。 1.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后世文学创作宝库。 《战国策》中丰富的故事,多彩的人物,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为后代的史书、小说、戏曲所利用。已成为中高考语文试卷文言题库,其中的名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还入选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本。2022全国语文试卷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都出自本书! 2.华夏智慧与雄辩艺术的典范,一书在手,终身受益! 《战国策》蕴含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合作共赢的博弈之术、求真务实的客观理性,对现代人学习博弈策技巧、锻炼口才、提高语言说服力极具指导作用,从而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职场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 3.现代人学习散文写作技巧,领略汉语之美的殿堂级教科书。 《战国策》不仅是一部战国时代各国历史情况的重要实录,也是一部对当时和后代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散文杰作,被视为“纪传之祖”《史记》的主要“哺育者”。虽是史书,但不囿于历史的真实性,在细节上,有很多夸张和虚构的成分,用一系列传神的细节,塑造了许多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创造了一大批今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寓言,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文风汪洋恣意,被历代文学家奉为圭臬,也是现代人学习文言文、议论文、散文写作技巧,领略汉语之美的殿堂级教科书。